原標題:vivo起訴諾基亞!不合理收費爭議下迷霧再起
近日,vivo已對諾基亞提起訴訟,雙方爭議的焦點在于“FRAND許可費率問題”。飛速發展的5G時代,通訊行業如此密集的專利糾紛實際上也反映出手機廠商對于專利費用話語權的爭奪。OPPO對諾基亞的反訴也證明了這一點。畢竟,在不斷崛起的中國廠商逐漸展現出亮眼成績之時,難免會遭受一些企業的專利掣肘。
3月16日,據報道,vivo已對諾基亞提起訴訟,雙方爭議的焦點在于“FRAND許可費率問題”。顯然,雙方未能就專利許可問題達成一致,于是vivo向諾基亞發起專利訴訟。此案一出,諾基亞5G許可費不合理之爭又一次進入了公眾視野。
起底諾基亞不合理專利費
如今,市場上已經鮮見諾基亞手機的身影,而逐漸淡出手機市場的諾基亞,仍然借助來自諾基亞科技、諾基亞網絡和阿爾卡特朗訊的知識產權組合,掌握著與移動設備相關的大量專利技術。逐漸成熟的5G市場,讓手機業務衰落的諾基亞在專利訴訟的戰場上“發力”,專利授權費逐漸成為諾基亞在全球的重要營收來源。
從諾基亞2018年對外公布的5G專利收費標準來看,每臺使用其專利的5G手機應向諾基亞支付最高3歐元(約合人民幣22.24元)的專利費。根據諾基亞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其當季凈銷售收入為53.13億歐元,其中專利授權收入為4.01億歐元,占比約7.5%。【1】根據2月3日諾基亞最新公布的2021年Q4及全年財報顯示,2021年諾基亞許可收入顯示為15.02億歐元,較2020年的14.02億歐元增長了8%。
與華為單臺許可費上限2.5美元和愛立信單臺多模5G手機的專利費最低可以到每臺2.5美金的費用相比,專利授權收入能夠成為諾基亞的營收重要組成部分也不難理解。而對于諾基亞來說,在專利訴訟之爭中以此專利費作為武器已是“如魚得水”。
專利大棒接連揮起
諾基亞習慣于用專利訴訟的手段促進相關主體與其簽署協議,包括三星、蘋果等在內的眾多公司,都曾遭遇諾基亞的專利大棒威脅。【2】筆者梳理近些年的專利訴訟,發現不僅是在國外戰場,諾基亞集火手機廠商這方面在中國也早已是“輕車熟路”。
據報道,作為目前最大的5G網絡專利品牌之一,諾基亞曾先后與三星、LG、HTC、蘋果、黑莓等手機廠商進行專利授權,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中國擁有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最多的智能手機用戶以及最多的智能手機制造企業,自然也無法避開與諾基亞在5G專利技術上的合作。
然而,面對一直被國內手機廠商所詬病的“高昂專利費”,國內眾多手機廠商也遲遲未與諾基亞達成5G專利授權。不久,諾基亞的專利大棒開始揮向了國內幾大手機品牌。
2016年,諾基亞宣布對華為提起4起專利侵權訴訟,指向華為3項專利侵權。2019年,諾基亞又對聯想發起全球范圍內的專利訴訟,后雙方達成和解,聯想和諾基亞簽署許可協議并向諾基亞支付許可費。也是在2019年,諾基亞與戴姆勒也爆發專利大戰,并將不少供應商卷入其中。2021年,諾基亞在英國、法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又對OPPO發起專利侵權訴訟。
直到今年2月的相關報道顯示,諾基亞仍與豐田、本田和日產陷入專利糾紛,還批評Apple等美國科技公司享受蜂窩通信標準技術帶來的巨大價值卻不愿支付合理費用。
話語權爭奪困局待破
在諾基亞如此激烈的專利訴訟的逼近之下,遭殃的國內手機廠商并沒有讓自身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繼而“乖乖就范”,而是逐漸開始積攢實力,以積極應訴的方式來與“專利戰”正面對峙。
曾經被諾基亞推上風口浪尖的OPPO,就對此勇敢地站出來進行積極應訴,并表示OPPO會在充分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OPPO在知識產權領域的積累和優勢,達成合理的許可費用,以保障其在全球的有序經營。OPPO的這一做法不僅僅是對于自身利益的保護,也是在為其他中國企業發聲。
飛速發展的5G時代,通訊行業如此密集的專利糾紛實際上也反映出手機廠商對于專利費用話語權的爭奪。OPPO對諾基亞的反訴也證明了這一點。畢竟,在不斷崛起的中國廠商逐漸展現出亮眼成績之時,難免會遭受一些企業的專利掣肘。
從行業發展來看,專利費用應該尊重FRAND的原則,即要求不能因為申請人的市場地位和專利儲備來調整報價。【3】從SEP專利權人的角度來看,Frand原則是專利權人在權利人向標準實施者許可實施必要專利技術時必須要遵循的。但因為Frand原則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在實際實踐中缺乏可操作性,基于該原則來確定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就會容易出現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濫用權利,導致專利劫持、許可費堆疊等問題的出現。【4】
而這次Vivo與諾基亞的專利戰,又何嘗不是困局之下再起的迷霧?
截至目前,據海外相關報道了解到,諾基亞已在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對vivo提起了兩起未決專利訴訟。【5】另外,3月17日,vivo印尼公司負責人Alexa Tiara透露,他們證實諾基亞技術公司已經就雙方之間的糾紛對vivo印尼公司提起訴訟。他還補充說,出于對司法程序的尊重,以及為了不傷害訴訟過程中的任何一方,目前他們無法提供有關此案的任何信息。【6】
事件后續發展,IPRdaily將持續關注報道。
注釋:
[1]李玉洋,李正豪.諾基亞、OPPO互訴侵權 專利大棒下的利益紛爭[N].中國經營報,2021-11-01(C01)
[2]陳佳嵐.諾基亞VS OPPO 全球專利“訴訟戰”進入深水區[N].中國經營報,2021-07-19(C01)
[3]李娜,來莎莎.愛立信把蘋果告了!通信巨頭開征5G專利費[N].第一財經日報,2021-10-19(A04)
[4]馬敏.Frand原則下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的確定[J].法制與社會,2021.(09):59-60.
[5]信息來自http://www.iam-media.com/frand/india-lawsuits-revealed-in-nokia-vivo-patent-dispute-likely-go-global
[6]信息來自http://newsy-today.com/vivo-opens-voice-about-nokias-rp-597-m-lawsuit/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