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國質量(深圳)大會組委會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質量(深圳)大會組委會主任、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組委會副主任、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任小鐵,組委會副主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黃敏分別介紹了大會的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甘霖介紹了中國質量(深圳)大會的總體情況,指出中國質量大會是我國質量領域面向國際的重要交流平臺。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質量大會旨在推進國際質量合作,為各國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貢獻”的重要指示,中國質量(深圳)大會將圍繞完善國際質量合作機制,強化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鞏固和加強國際經濟融合和貿易發展的技術基礎,健全全球質量治理體系,促進中國和世界質量變革等內容進行研討,展示中國質量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推廣先進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服務先行示范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質量強國等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國質量(深圳)大會將于2019年12月5日至6日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本屆大會主題是“質量、變革、共享”,邀請國際組織、國際質量相關組織負責人,部分國家和地區質量主管部門負責人和跨國企業負責人出席大會并演講,共同探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積極應對數字化時代質量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析國際質量管理發展的最新趨勢,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與各國攜手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務求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質量領域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新華社、國際商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深圳衛視等國家、省、市級20余家媒體參會。
中國質量大會回顧
2014.9.15
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
李克強在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上講話時強調
緊緊抓住提高質量這個關鍵
推動中國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

以“質量、創新、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來自美歐等國家和地區及國際質量組織負責人,中外企業家和專家學者等600多人出席。
李克強說,質量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關乎億萬群眾的福祉。中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必須推動各方把促進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經濟質量效益上來,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上來,牢固確立質量即是生命、質量決定發展效益和價值的理念,把經濟社會發展推向質量時代。緊緊依靠深化改革,在不斷發展中打好全面提高中國經濟質量攻堅戰,實現宏觀經濟整體和微觀產品服務的質量“雙提高”。
李克強強調,提升質量歸根到底靠企業。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講道德、講誠信的經濟。企業要堅守商業道德,擔起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主體責任,在創新、管理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下功夫。各行各業都要瞄準質量頑癥,加快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產品。要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堅持嚴字當頭,注重基礎和細節,向管理要質量。要著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技能,培育職業精神,造就責任心強、有專業素養的職業隊伍。政府要加快轉變職能,營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秩序,激勵企業誠信經營、多出優品、打造精品。完善事中事后監管,特別是強化對關乎群眾健康和安全的產品質量監管。努力塑造中國產品和服務的良好品牌,不僅讓國內消費者喜愛,而且在國外聲譽良好,做到“雙滿意”。
李克強指出,要努力構建全社會質量共治機制,堅持標準引領、法制先行,樹立中國質量新標桿。要加快相關法規建設,完善國家標準體系,推進強制性標準改革,提升標準和檢測的有效性、先進性和適用性。公開產品和服務標準,確立中國質量對市場的硬承諾。鼓勵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優劣“用腳去投票”,舉報質量違法行為,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倒逼質量提升,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社會氛圍。
李克強說,維護質量安全是世界共同責任。各國應加強質量檢測、技術研發等方面合作,建立強有力的監管合作機制。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我們將致力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與合作體系,堅持倡導貿易自由化,不斷加大進口,不斷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歡迎更多外國企業到中國市場公平競爭,在互利共贏的合作中實現共同發展。
大會前,李克強還簡短會見了出席大會的主要外方嘉賓。
國務委員楊晶、王勇出席大會。
2017.9.15
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
中國質量(上海)大會15日在上海召開,國務委員王勇出席大會,宣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大會的賀信并致辭。
習近平向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致賀信
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15日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習近平指出,中國質量大會旨在推進國際質量合作。質量體現著人類的勞動創造和智慧結晶,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質量。千百年前,精美的絲綢、精制的瓷器等中國優質產品就走向世界,促進了文明交流互鑒。今天,中國高度重視質量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努力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良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
習近平希望各國與會代表共同分析國際質量發展趨勢,交流全面質量管理經驗,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過提高質量不斷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各國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貢獻。

王勇強調,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大力促進質量提升,全面加強質量監管,著力夯實質量基礎,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品質革命,促進經濟發展加快邁入質量時代。
王勇指出,提升質量是世界經濟復蘇繁榮的重要力量,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為促進國際質量合作、加強全球質量治理提供了廣闊平臺。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一道,完善多雙邊質量合作機制,強化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健全全球質量治理體系,共同維護國際質量安全、促進中國和世界質量進步,更好造福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
王勇還于當日會見了前來出席大會的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兼農業水利部部長米爾扎耶夫。
此次大會由質檢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主題是“質量:改善供給 引領未來”。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主持大會開幕式并作主旨演講,上海市市長應勇出席大會并致辭。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兼農業水利部部長米爾扎耶夫致辭,荷蘭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環境大臣戴克斯瑪、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張曉剛、美國質量學會首席執行官威廉姆·特洛伊等在開幕式作主旨演講。
支樹平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已經就質量工作出臺了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文件。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增長動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抓住質量這個突破口,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高地,是世界各國的重要選擇,也是時代的重大命題。質量管理是世界性話題,改善質量供給需要各國共同行動。在質量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加強質檢國際合作,參與國際質量交流,融入全球質量治理,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及區域質檢交流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提升質量,改善供給,中國需要世界經驗,世界需要中國智慧,他就加強國際質檢合作與交流提出4點倡議。堅持互學互鑒,共同推動質量提升。共同分享供給質量提升的最新實踐成果,共同探索全球發展新形勢下的質量發展規律。堅持協同聯動,共同維護質量安全。加強共享、互認、互助,不斷完善全球質量治理體系,攜手處置質量安全突發事件,讓所有的質量缺陷寸步難行,讓任何形式的假冒偽劣插翅難逃。堅持互聯互通,共同夯實質量基礎。在更高的起點上加快合作,加強質量基礎建設,推動跨國跨區域互聯互通,共享質量基礎最新成果。堅持開放共贏,共同優化質量環境。促進多元框架下質量文化的交流融合,探索建立質量研究與教育國際平臺。反對“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杜絕質量領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支樹平表示,質量改善供給,質量引領未來,質量就是未來。中國將進一步加強與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各國企業、質量研究者間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引進國外先進質量理念和經驗做法,共同促進中國質量不斷提升,促進全球質量持續發展。
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主持大會閉幕式,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在閉幕式上發布《上海質量宣言》。大會舉辦了以“質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質量挑戰的答案: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等5個分會場會議,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總檢驗師張際文等出席相關會議并發言。據悉,本次大會是第二屆中國質量大會,第一屆為中國質量(北京)大會,于2014年9月在北京舉行。
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兼農業水利部部長米爾扎耶夫,以及來自俄羅斯、美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歐洲認可合作組織(EA)等有關國家質量主管部門的政府官員、國際質量相關組織負責人、知名質量專家和跨國企業家等,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部分地方政府、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負責人,國內質檢部門、質量專家、有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負責人等共680多人參加大會。

甘霖介紹了中國質量(深圳)大會的總體情況,指出中國質量大會是我國質量領域面向國際的重要交流平臺。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質量大會旨在推進國際質量合作,為各國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貢獻”的重要指示,中國質量(深圳)大會將圍繞完善國際質量合作機制,強化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鞏固和加強國際經濟融合和貿易發展的技術基礎,健全全球質量治理體系,促進中國和世界質量變革等內容進行研討,展示中國質量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推廣先進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服務先行示范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質量強國等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國質量(深圳)大會將于2019年12月5日至6日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本屆大會主題是“質量、變革、共享”,邀請國際組織、國際質量相關組織負責人,部分國家和地區質量主管部門負責人和跨國企業負責人出席大會并演講,共同探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積極應對數字化時代質量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析國際質量管理發展的最新趨勢,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與各國攜手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務求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質量領域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新華社、國際商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深圳衛視等國家、省、市級20余家媒體參會。
中國質量大會回顧
2014.9.15
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
李克強在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上講話時強調
緊緊抓住提高質量這個關鍵
推動中國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

以“質量、創新、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來自美歐等國家和地區及國際質量組織負責人,中外企業家和專家學者等600多人出席。
李克強說,質量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關乎億萬群眾的福祉。中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必須推動各方把促進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經濟質量效益上來,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上來,牢固確立質量即是生命、質量決定發展效益和價值的理念,把經濟社會發展推向質量時代。緊緊依靠深化改革,在不斷發展中打好全面提高中國經濟質量攻堅戰,實現宏觀經濟整體和微觀產品服務的質量“雙提高”。
李克強強調,提升質量歸根到底靠企業。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講道德、講誠信的經濟。企業要堅守商業道德,擔起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主體責任,在創新、管理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下功夫。各行各業都要瞄準質量頑癥,加快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產品。要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堅持嚴字當頭,注重基礎和細節,向管理要質量。要著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技能,培育職業精神,造就責任心強、有專業素養的職業隊伍。政府要加快轉變職能,營造公平規范的市場秩序,激勵企業誠信經營、多出優品、打造精品。完善事中事后監管,特別是強化對關乎群眾健康和安全的產品質量監管。努力塑造中國產品和服務的良好品牌,不僅讓國內消費者喜愛,而且在國外聲譽良好,做到“雙滿意”。
李克強指出,要努力構建全社會質量共治機制,堅持標準引領、法制先行,樹立中國質量新標桿。要加快相關法規建設,完善國家標準體系,推進強制性標準改革,提升標準和檢測的有效性、先進性和適用性。公開產品和服務標準,確立中國質量對市場的硬承諾。鼓勵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優劣“用腳去投票”,舉報質量違法行為,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倒逼質量提升,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社會氛圍。
李克強說,維護質量安全是世界共同責任。各國應加強質量檢測、技術研發等方面合作,建立強有力的監管合作機制。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我們將致力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與合作體系,堅持倡導貿易自由化,不斷加大進口,不斷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歡迎更多外國企業到中國市場公平競爭,在互利共贏的合作中實現共同發展。
大會前,李克強還簡短會見了出席大會的主要外方嘉賓。
國務委員楊晶、王勇出席大會。
2017.9.15
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
中國質量(上海)大會15日在上海召開,國務委員王勇出席大會,宣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大會的賀信并致辭。
習近平向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致賀信
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15日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習近平指出,中國質量大會旨在推進國際質量合作。質量體現著人類的勞動創造和智慧結晶,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質量。千百年前,精美的絲綢、精制的瓷器等中國優質產品就走向世界,促進了文明交流互鑒。今天,中國高度重視質量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努力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良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
習近平希望各國與會代表共同分析國際質量發展趨勢,交流全面質量管理經驗,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過提高質量不斷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各國人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貢獻。

王勇強調,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大力促進質量提升,全面加強質量監管,著力夯實質量基礎,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品質革命,促進經濟發展加快邁入質量時代。
王勇指出,提升質量是世界經濟復蘇繁榮的重要力量,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為促進國際質量合作、加強全球質量治理提供了廣闊平臺。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一道,完善多雙邊質量合作機制,強化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健全全球質量治理體系,共同維護國際質量安全、促進中國和世界質量進步,更好造福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
王勇還于當日會見了前來出席大會的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兼農業水利部部長米爾扎耶夫。
此次大會由質檢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主題是“質量:改善供給 引領未來”。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主持大會開幕式并作主旨演講,上海市市長應勇出席大會并致辭。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兼農業水利部部長米爾扎耶夫致辭,荷蘭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環境大臣戴克斯瑪、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張曉剛、美國質量學會首席執行官威廉姆·特洛伊等在開幕式作主旨演講。
支樹平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已經就質量工作出臺了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文件。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增長動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抓住質量這個突破口,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高地,是世界各國的重要選擇,也是時代的重大命題。質量管理是世界性話題,改善質量供給需要各國共同行動。在質量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加強質檢國際合作,參與國際質量交流,融入全球質量治理,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及區域質檢交流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提升質量,改善供給,中國需要世界經驗,世界需要中國智慧,他就加強國際質檢合作與交流提出4點倡議。堅持互學互鑒,共同推動質量提升。共同分享供給質量提升的最新實踐成果,共同探索全球發展新形勢下的質量發展規律。堅持協同聯動,共同維護質量安全。加強共享、互認、互助,不斷完善全球質量治理體系,攜手處置質量安全突發事件,讓所有的質量缺陷寸步難行,讓任何形式的假冒偽劣插翅難逃。堅持互聯互通,共同夯實質量基礎。在更高的起點上加快合作,加強質量基礎建設,推動跨國跨區域互聯互通,共享質量基礎最新成果。堅持開放共贏,共同優化質量環境。促進多元框架下質量文化的交流融合,探索建立質量研究與教育國際平臺。反對“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杜絕質量領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支樹平表示,質量改善供給,質量引領未來,質量就是未來。中國將進一步加強與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各國企業、質量研究者間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引進國外先進質量理念和經驗做法,共同促進中國質量不斷提升,促進全球質量持續發展。
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主持大會閉幕式,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在閉幕式上發布《上海質量宣言》。大會舉辦了以“質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質量挑戰的答案: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等5個分會場會議,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總檢驗師張際文等出席相關會議并發言。據悉,本次大會是第二屆中國質量大會,第一屆為中國質量(北京)大會,于2014年9月在北京舉行。
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兼農業水利部部長米爾扎耶夫,以及來自俄羅斯、美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歐洲認可合作組織(EA)等有關國家質量主管部門的政府官員、國際質量相關組織負責人、知名質量專家和跨國企業家等,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部分地方政府、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負責人,國內質檢部門、質量專家、有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負責人等共680多人參加大會。
關于檢測認證前應該怎么收集相關的資料?認證前期所準備的相關資料不知道是否可以找咨詢公司進行處理?商標注冊商標轉讓前應該怎么檢查商標?這些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