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市有哪些扶貧政策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步入了小康社會,但是仍然也還有一些地區處于落后的狀態,于是我們國家也專門為一些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員設立了一些扶貧政策,接下來小編就圍繞扶貧政策給大家整理一些資料。
一、湖南株洲市有哪些扶貧政策
1、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
(1)公路:茶陵-常寧(茶陵段)等高速公路,以及國省干線公路改擴建。
(2)機場:茶陵縣通用機場項目規劃論證。
2、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
(1)引提水和調水工程:茶陵縣洮水水庫引水工程。
(2)城鎮防洪:茶陵縣城及重點鄉鎮防洪排澇工程建設。
3、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
天然氣:茶陵城市燃氣管道建設。
4、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小城鎮建設:茶陵縣城建設片區中心城市。
5、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
城區道路交通改造:茶陵縣東、西環線和城區路網建設。
6、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重點項目
(1)水:茶陵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2)電:安茶陵農村電網改造升級。
(3)氣:茶陵縣農村清潔能源項目。
(4)房:茶陵縣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
7、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重點項目
社會福利:茶陵縣社會救助站(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建設。
8、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特色種養業:茶陵黃牛精深加工基地。
9、農業重點產業建設項目
種植業:茶陵縣優質糧食、油菜、有機蔬菜、食用菌、“三寶”(紫皮大蒜、生姜、白芷)、特色水果、茶葉生產加工基地建設。
10、加工制造業重點項目
(1)農林產品加工:茶陵縣竹木、大蒜、茶葉、肉類、糧油等農林產品加工。
(2)生物醫藥:茶陵縣**堂藥業三期建設。
11、文化生態旅游產業重點項目
(1)生態旅游:茶陵縣云陽山、東陽湖、楊柳仙等生態旅游開發建設。
(2)休閑旅游:茶陵縣中華茶祖、南宋古城、臥龍村等休閑旅游開發建設。
12、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現代物流業:茶陵縣等區域性物流中心和湘贛邊貿物流中心建設。
13、產業園區主導產業布局
茶陵經濟開發區:建筑陶瓷制品制造產業。
14、生態建設重點項目
(1)生態功能區建設保護:茶陵縣云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陽湖濕地公園建設。
(2)石漠化與水土流失治理:茶陵縣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15、環境保護重點項目
土壤污染治理:茶陵縣土壤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
16、防災減災重點項目
防災減災體系:茶陵移民避險解困工程,以及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建設
二、國家對于農村的一些扶貧政策
1、就近就業補貼
為解決貧農村困農民的生計問題,國家給予就業性的扶持,幫助他們就近就業比如選聘他們在當地的種菌大棚工作。大型養雞場就業,還有公路綠化。
2、教育補貼
國家對農村貧困農民子女的教育補貼力度很大,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可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給予生活費補貼。小學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
3、九種大病專項救治補貼
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農民,可以享受專項救治補貼了,主要包括這九種大病:、直腸癌、兒童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4、整村推進
整村推進是國家在新一輪扶貧開發工程中所采取的一項扶貧措施。主要是集中資金、綜合扶持,改變村莊的落后面貌,整體推動貧困村的社區建設和經濟發展。整村推進是以自然村為單位,在村內修建道路、建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溝渠、興建沼氣、推廣種植、養殖項目等。
5、產業扶貧
通過招商引資發展農村產業是加快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引資主要領域有:邊境商貿開發、房地產開發、礦產開采、水能發電、旅游資源開發、特色農副產品和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等。
以上就是有關扶貧政策的一些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個地區的現實情況會有所不同導致一些政策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小編建議大家到當地的相關部門去仔細的咨詢一下。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來進行咨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