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第八屆廣東專利獎評選的通知
附件第八屆廣東專利獎申報指南一、廣東專利獎獎項設置根據《廣東省專利獎勵辦法》,廣東專利獎設廣東專利金獎、廣東專利銀獎、廣東專利優秀獎和廣東杰出發明人獎。廣東專利金獎、廣東專利銀獎、廣東專利優秀獎,從中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項目中評選產生。廣東杰出發明人獎從中國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中評選產生。廣東專利獎授獎實行限額制,廣東專利金獎數量不超過20項,廣東專利銀獎不超過40項,廣東專利優秀獎不超過60項,其中授予發明專利的獎項均不少于同類別獎項的70%;廣東杰出發明人獎不超過10項。二、申報條件(一)廣東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申報條件1.申報單位為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專利權人或者實施單位;2.申報專利在開展評選活動通知發文日前一個月,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不含國防專利和保密專利);3.該專利權有效、穩定,不存在專利權屬糾紛、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糾紛,專利權也未處于無效宣告請求程序中;4.該專利創新性強、技術水平高或者設計獨特,實施后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5.該專利技術及其產品符合國家和省的產業及環保政策;6.針對該專利有相對完善的保護措施;7.該專利未獲得過中國專利獎或者廣東專利獎。8. 各申報單位同一技術領域申報項目數量不超過2項。發明實用新型項目按照國際專利分類法(IPC分類)分為機械、光電、材料、電學、通信、化學及醫藥7個專業組,外觀設計單獨設組。(二)廣東杰出發明人申報條件1.申報人為本省行政區域內常住的中國專利發明人或者設計人;2.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3.申報人從事技術創新工作。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人員,不得作為廣東杰出發明人獎的候選人;4.申報人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發明創造能力,并且為獲得授權專利的第一發明人或者設計人;5.專利已實施或運用,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者生態效益,對促進相關領域技術進步具有實質性貢獻;6.不存在專利權屬糾紛或者發明人資格糾紛;7.申報人未獲得過廣東杰出發明人(廣東發明人)獎。三、申報材料(一)廣東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申報材料1.《廣東專利獎申報書(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項目)》或《廣東專利獎申報書(外觀專利項目)》;2.專利證書;3.專利公告的說明書,即授權公告時的扉頁、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及其附圖,或外觀設計圖;4.專利登記簿副本,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還需提供獨立的專利權評價報告或者新穎性檢索報告;5.實施單位單獨申報時,要提供專利權人放棄申報的書面聲明及對該專利享有合法實施權的文件,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及備案證明等;6.專利權人或實施單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以共同申報,或通過協商由部分單位申報,放棄申報的單位要提供放棄申報的聲明;7.經濟效益證明,要加蓋單位財務專用章,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8.社會效益說明,要加單位公章,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9.特殊產品的市場準入證明。特殊產品是指直接關系到人體健康、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項目,如動物實驗、食品、藥品、基因工程技術和產品等;市場準入證明是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取得有關許可證,在未獲得主管行政部門批準之前,不得申報廣東專利獎;10.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樣品或實物照片;11.申報單位為企業的,要提供營業執照;申報單位為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的,要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12.申報人認為需要的其他材料,如獲得資助、獲獎、商譽情況等。(二)廣東杰出發明人申報材料1.《廣東專利獎申報書(廣東發明人)》;2.申報人身份證明材料,包括身份證、居住證等;3.專利證書及專利登記簿副本;4.申報人從事技術創新工作的履歷及繼續從事技術創新工作的證明,需加蓋單位公章;5.專利技術經濟效益證明,要加蓋單位的財務專用章,重點說明銷售額、利稅、出口額等經濟指標;6.專利技術社會效益說明,要加蓋出具單位的公章,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7.專利技術生態效益及促進相關領域技術進步的證明材料;8.申報人認為需要的其他材料,如獲得課題資助、獲獎情況等。四、申報與推薦(一)具備推薦及自薦資格的單位及個人申報廣東專利獎,采取推薦與自薦相結合方式。1.下列單位或者個人可以推薦參評項目和發明人: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中直駐粵單位;地級以上市市場監管局;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名院士可以聯名推薦一項熟悉技術領域的專利項目或專利發明人,每名院士推薦專利項目或專利發明人不超過1項);省級相關行業協會(每個協會推薦項目、發明人各不超過1項)。2.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可以自薦1項參評項目。3.發明人有5年以上技術創新工作經歷且目前仍在技術創新工作一線,作為第一發明人的有效發明專利20件以上的,可以自薦廣東杰出發明人。4.獲得第一、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50強的廣東省內項目,其核心專利可由各地市市場監管局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二)廣東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申報推薦程序申報廣東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通過“廣東專利獎申報與評審系統”(以下稱評獎系統)完成,不再提交紙質申報材料。1.申報。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http://www.gdzwfw.gov.cn),在頂行點擊“切換區域和部門”,選擇部門“省市場監管局”,進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上服務窗口”;或者通過以下網絡鏈接直接進入該服務窗口:http://www.gdzwfw.gov.cn/portal/branch-hall?orgCode=MB2D02343進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上服務窗口”頁面后,請選擇頁面右側“廣東專利獎申報與評審系統”,以“申報單位”登錄系統,按系統提示完成申報書填寫及附件上傳,選擇推薦單位(院士或自薦單位),提交材料到推薦、自薦單位。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24:00,逾期專利評獎系統“申報”功能關閉。2.推薦或自薦。推薦單位、院士或自薦單位從“推薦單位”入口憑廣東專利獎評審辦公室提供的賬號及密碼登陸評獎系統,進行初審并根據推薦或自薦名額擇優推薦/自薦專利項目,在完成評獎系統推薦的同時,向評審辦公室報送紙質推薦函或自薦函(格式見附件)。評獎系統推薦及自薦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24日(星期三)12:00,逾期專利評獎系統“推薦”功能關閉;推薦函或自薦函報送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17:00。(三)廣東杰出發明人申報推薦程序1.申報。申報人在“廣東專利獎申報指南”中下載并填寫《廣東專利獎申報書(廣東發明人)》,連同附件材料存入U盤或者光盤,提交推薦單位或者推薦院士。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2.推薦或自薦。推薦單位、院士或自薦人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擇優推薦并出具推薦函或自薦函,連同申報材料(所有發明人申報材料存入一個U盤或者光盤)一并報送廣東專利獎評審辦公室。推薦材料報送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17:00。 五、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廣東專利獎申報咨詢聯系方式: 聯系人:陳雅珍、梁家豪、劉延君;電話:89859005,37602161;附件:1.廣東專利獎申報書(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項目)2.廣東專利獎申報書(外觀設計專利項目)3.廣東專利獎申報書(廣東杰出發明人)4.廣東專利獎推薦/自薦函附件1廣東專利獎申報書(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項目)專利名稱:專 利 號:申報單位:推薦單位/院士:年月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制申報書填寫說明1.申報專利項目名稱應與《專利證書》上的專利名稱一致。2.申報單位是指專利權人或實施單位。3.IPC主分類號以授權公告文本上公布的分類號為準。4.經濟效益由要加蓋數據提供單位的財務專用章。5.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計截止時間為2020年11月30日。6.銷售額指實施該專利或出售該專利產品所產生的銷售額。7.利稅額指實施該專利或出售該專利產品所產生的利稅額。8.出口額指實施該專利或出售該專利產品所產生的出口額。9.市場份額指該專利技術或者專利產品與市場上同類技術或產品中所占的份額。10.其他收益情況是指該專利除自行實施、許可實施以外的其他運營方式獲得的收益情況。
一、申報項目基本信息
專利號 | |||
專利名稱 | |||
專利權人 | |||
IPC主分類號 | |||
申報單位 | |||
通訊地址/郵編 | |||
聯系人1 | 手機 | ||
辦公電話 | 電子郵箱 | ||
聯系人2 | 手機 | ||
辦公電話 | 電子郵箱 | ||
推薦單位/院士 |
二、專利質量評價材料
新穎性和創造性 | 列出若干個申請日之前最接近的技術,簡要介紹其技術方案;并詳細說明未對參評專利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構成實質性影響(可加頁) |
實用性 | 結合實施情況,說明參評專利的技術方案能夠制造或使用,并已產生了積極的效果(可加頁)。 |
文本質量 | 詳細說明參評專利:1.說明書已清楚、完整地公開發明的內容,并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施;2.權利要求書清楚、簡要;3.權利要求以說明書為依據,保護范圍合理(可加頁)。 |
同族專利 | 說明參評專利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國家等情況(可加頁)。 |
三、技術先進性評價材料
技術原創性及重要性 | 結合技術要點,說明參評專利屬于基礎型專利或改進型專利,并解釋是否解決了本領域關鍵性、共性的技術難題(可加頁)。 |
技術優勢 | 1.對比若干個當前(參加評獎時)的同類技術,詳細說明參評專利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改善性能、提升品質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不足;2.結合實施情況,相對于公開的技術方案,說明參評專利技術實施效果的確定性(可加頁)。 |
技術通用性 | 1.介紹參評專利目前已應用的領域和范圍;2.說明該專利技術還可以應用的其他領域和范圍(可加頁)。 |
四、專利運用及保護
制度建設 | 說明本單位與專利運用及保護有關的制度建設及條件保障情況(可加頁)。 |
專利運用成效 | 說明本單位為促進專利價值實現,在加快專利的有效實施、與企業研發和營銷的有機相結合、提升市場競爭力等方面所采取的運用措施及成效,包括但不僅限于自行實施(生產)、許可、出資、融資等情況(可加頁)。 |
專利保護成效 | 說明本單位為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在專利保護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包括但不僅限于:海內外專利維權訴訟等情況(可加頁)。 |
五、經濟效益
自行實施情況 | 項目時 間 | 銷售額(萬元) | 利稅額(萬元) | 出口額(萬元) | 市場份額(%) | |
2018年 | ||||||
2019年 | ||||||
2020年 | ||||||
合計 | ||||||
專利許可情況 | 許可類型 | 許可對象 | 2018年至今累計許可收益(萬元) | |||
其他收益情況 | 收益來源(出資、融資等途徑) | 收益數額(萬元) | ||||
效益綜述 | 對參評專利自行實施、許可收益及其他專利收益情況的說明(可加頁)。 |
六、社會效益及前景
社會效益 | 詳細說明參評專利對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科學管理水平、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消除公害污染、安全生產、改善勞動條件、醫療保健、保障國家和公共安全、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引領消費習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如能采取定量方法說明的均需有具體數字(可加頁)。 |
行業影響力 | 詳細說明參評專利實施對行業發展及技術趨勢的影響(可加頁)。 |
政策適應性 | 說明參評專利是屬于國家政策明確鼓勵、支持的,還是限制、禁止類別或無明確導向的(可加頁)。 |
七、項目獲獎情況
簡要列出參評專利何時何地獲何種等級的獎勵及其頒獎單位等情況供參考(可加頁)。 |
附件2廣東專利獎申報書(外觀設計專利項目)專利名稱:專 利 號:申報單位:推薦單位/院士:年月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制申報書填寫說明1.申報專利項目名稱應與《專利證書》上的專利名稱一致。2.申報單位是指專利權人或實施單位。3.經濟效益由要加蓋數據提供單位的財務專用章。4.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計截止時間為2020年11月30日。5.銷售額指實施該專利或出售該專利產品所產生的銷售額。6.利稅額指實施該專利或出售該專利產品所產生的利稅額。7.出口額指實施該專利或出售該專利產品所產生的出口額。8.市場份額指該專利技術或者專利產品與市場上同類技術或產品中所占的份額。9.其他收益情況是指該專利除自行實施、許可實施以外的其他運營方式獲得的收益情況。
一、申報項目基本信息
專利號 | |||
專利名稱 | |||
專利權人 | |||
申報單位 | |||
通訊地址/郵編 | |||
聯系人1 | 手機 | ||
辦公電話 | 電子郵箱 | ||
聯系人2 | 手機 | ||
辦公電話 | 電子郵箱 | ||
推薦單位/院士 |
二、專利質量評價材料
創造性和工業適用性 | 1.列出若干個申請日之前最接近的外觀設計,簡要介紹其技術方案;并詳細說明未對參評專利的創新性構成實質性影響;2.結合實施情況,說明已應用到具體產品上,可批量生產(可加頁)。 |
文本質量 | 說明授權文本中的圖片或者照片是否清楚完整(可加頁)。 |
三、設計要點及理念的表達評價材料
技設計要點獨特性 | 說明參評專利的設計要點(造型、圖形、色彩、材質等)獨特程度(可加頁)。 |
藝藝術性及象征性 | 說明參評專利的藝術性及象征性,重點描述參評項目的美學效果、寓意表達等(可加頁)。 |
功能性 | 說明參評專利的人機性、結構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等(可加頁)。 |
四、專利運用及保護
制度建設 | 說明本單位與專利運用及保護有關的制度建設及條件保障情況(可加頁)。 |
專利運用成效 | 說明本單位為促進專利價值實現,在加快專利的有效實施、與企業研發和營銷的有機相結合、提升市場競爭力等方面所采取的運用措施及成效,包括但不僅限于自行實施(生產)、許可、出資、融資等情況(可加頁)。 |
專利保護成效 | 說明本單位為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在專利保護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包括但不僅限于:海內外專利維權訴訟等情況(可加頁)。 |
五、經濟效益
自行實施情況 | 項目時 間 | 銷售額(萬元) | 利稅額(萬元) | 出口額(萬元) | 市場份額(%) | |
2018年 | ||||||
2019年 | ||||||
2020年 | ||||||
合計 | ||||||
專利許可情況 | 許可類型 | 許可對象 | 2018年至今累計許可收益(萬元) | |||
其他收益情況 | 收益來源(出資、融資等途徑) | 收益數額(萬元) | ||||
效益綜述 | 對參評專利自行實施、許可收益及其他專利收益情況的說明(可加頁)。 |
六、社會效益及前景
社會效益 | 詳細說明參評專利對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引領消費習慣、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節能環保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如能采取定量方法說明的均需有具體數字(可加頁)。 |
行業影響力 | 詳細說明參評專利對引領設計趨勢和推動行業發展的作用(可加頁)。 |
對產品價值的貢獻度 | 說明參評專利對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的貢獻度(可加頁)。 |
七、項目獲獎情況
簡要列出參評專利何時何地獲何種等級的獎勵及其頒獎單位等情況供參考(可加頁)。 |
附件3廣東專利獎申報書(廣東杰出發明人)申報人:申報人工作單位:推薦單位:年月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制申報書填寫說明1.有效發明專利是指截至申報指南發布日處于有效狀態的發明專利。2.有效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是指截至申報指南發布日處于有效狀態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3.近期專利申請是指近三年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的專利申請,包括已經授權的和尚未授權的。4.有效發明專利平均維持年限是指申報人全部有效專利的維持年限之和/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的比值。有效專利維持年限之和為有效發明專利、有效實用新型專利、有效外觀設計專利維持年限的加和;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的計算方法為:7件有效外觀設計等同于1件有效發明,3件有效實用新型等同于1件有效發明。5.經濟效益要加蓋數據提供單位的財務專用章。6.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計截止時間為2020年11月30日。7.銷售額指有效專利實施或出售所產生的銷售額。8.利稅額指有效專利實施或出售所產生的利稅額。9.出口額指有效專利實施或出售所產生的出口額。
一、申報人基本信息
申報人姓名 | 技術職稱 | ||
是否院士 | 手機 | ||
辦公電話 | 電子郵箱 | ||
工作單位 | |||
聯系地址 | |||
推薦單位 | |||
工作經歷 | 重點說明申請人在技術一線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的經歷及成果。 |
創新成果 | 有效發明專利(不夠可加行) | ||||||||||
序號 | 專利號 | 專利名稱 | 發明人 | ||||||||
有效實用新型專利(不夠可加行) | |||||||||||
序號 | 專利號 | 專利名稱 | 發明人/設計人 | ||||||||
有效外觀設計專利(不夠可加行) | |||||||||||
序號 | 專利號 | 專利名稱 | 發明人/設計人 | ||||||||
有效專利平均維持年限(年) | |||||||||||
同族專利 | |||||||||||
序號 | 專利號 | 專利名稱 | 發明人 | ||||||||
PCT國際專利申請(不夠可加行) | |||||||||||
序號 | 專利號 | 專利名稱 | 發明人 | ||||||||
近期專利申請(按時間先后順序依次填寫,不夠可加行) | |||||||||||
序號 | 申請號 | 申請名稱 | 發明人/設計人 | ||||||||
技術創新水平 | 說明專利技術整體的創新水平,并說明是否有核心、基礎性發明創造。(可加頁) |
經濟效益 | 項目時間 | 銷售額(萬元) | 利稅額(萬元) | 出口額(萬元) |
2018年 | ||||
2019年 | ||||
2020年 | ||||
合計 | ||||
經濟貢獻 | 說明專利與本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支柱產業結合度及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可加頁)。 |
社會效益 | 詳細說明創新專利成果對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科學管理水平、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消除公害污染、安全生產、改善勞動條件、醫療保健、保障國家和公共安全、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引領消費習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如能采取定量方法說明的均需有具體數字(可加頁)。 |
獲獎情況 | 簡要列出專利成果何時何地獲得何種等級的獎勵及其頒獎單位等情況(可加頁)。 |
序號 | 專利號 | 專利名稱 | 申報單位 |
序號 | 姓名 | 技術職稱 | 工作單位 |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