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科創板又開始了新一輪逐鹿打新。過去一年,我們看到了中國高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乘風破浪昂揚發展,展現了科創板作為國家高科技領域“孵化器”的重要推動作用,同時發揮著我國經濟轉型的改革“試驗田”功能。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至今,已有383家企業成功登陸上市,總市值更是超過了5萬億元,有效驅動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科創板自開放注冊以來,不少企業因知識產權審核問題被阻攔在科創板IPO門外,因此,本文圍繞科創板設立背景、企業上市遇到的問題、科創板企業專利現狀和科創企業面臨的專利風險等問題,為科創板擬IPO企業增強知識產權風險意識拋磚引玉。
>>> 科創板設立背景及企業上市問題
2018年11月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
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
2020年3月,證監會出臺《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即科創屬性評價指標“3+5”,2021年4月16日,證監會修訂公布了該評價指引,新增“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0%的”的注冊要求,進一步完善了科創屬性的篩選標準,形成“4+5”的評價指標。
科創板的成功設立將更好地服務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具備核心技術、行業領先、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優質企業,進一步完善支持創新的資本形成機制。
知識產權作為科創屬性評價的“硬”指標,反映出企業核心技術成果商業化過程中的行業競爭力,是IPO上市前后最為關鍵的審查環節之一。據圖1統計,截至2021年12月29日,有將近200家擬科創板IPO企業“折戟”,而知識產權侵權訴訟、知識產權權屬糾紛、與知識產權緊密結合的技術先進性信息披露等成為阻礙上市的核心問題。
?圖1 科創板企業上市情況
(以上信息來自公開數據整理)
下文將從企業的多維度專利現狀分析,以及專利糾紛風險角度出發,為科創板擬IPO企業如何加強知識產權工作,順利登陸科創板提供借鑒和參考。
>>> 科創板企業專利現狀與風險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科創板已上市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專利成果產出數量逐年快速增加,逐步強化核心技術研發的領先優勢,突出了“核心技術與研發進展”關鍵內容的披露要求,嚴格匹配科創屬性評價標準,體現了科創企業“硬”科技底色。
?
圖2 科創板企業專利申請趨勢
但從(圖3)已上市企業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專利申請數據分析發現,其上市前后1~3年內專利申請量有較為明顯的的增長。
?
圖3 不同年度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專利申請趨勢
首先,從專利申請趨勢(圖2和圖3)可以看出,國內科創上市企業專利申請逐年增加,但是部分企業(如:“上海芯龍半導體”上市前專利“突擊”)為滿足科創板上市要求集中申請的現象普遍存在。
其次,作為科創板上市企業,其掌握的核心技術應當在國內外重點市場得到較好的專利布局。進一步分析科創板上市企業的海外專利布局現狀(圖4),可以看出美國和歐洲是科創上市企業對標國際最為重視的海外市場,通過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申請PCT專利進而布局海外是多數科創板上市企業的主要選擇途徑。
?
圖4 科創企業海外專利布局情況
接著,從智慧芽數據庫的專利價值和合享數據庫的價值度兩個維度分析(圖5)可以發現,目前科創板上市企業已經擁有較多數量的高價值專利,但是低價值專利的占比仍然較高,整體上,與國際先進高科技企業核心專利技術持有量仍有一定的差距。說明科創板上市企業整體評價看已具備關鍵核心技術的創造能力,但高價值專利數量占比少的問題不可忽視,反映出企業研發產出存在管理缺陷,影響企業上市后的可持性發展評價。
?
?
圖5 科創板企業專利價值分布
另從專利文本質量評價維度看,科創上市企業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數量較多(圖6),表明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專利保護意識相對較高,保護效力明顯較低的專利占比較小。其中作為科創板上市企業保駕護航的優質專利代理機構功不可沒(圖7),可以作為擬科創上市企業選擇的參考。以上說明科創板企業專利質量整體較好,優質專利代理機構是其首選。
?
圖6 科創板企業權利要求數分布
?圖7 專利代理機構代理科創板企業專利申請量排名
上述針對科創板企業的整體分析結論可以作為后備上市企業的參考,為擬IPO企業提升知識產權綜合水平提供借鑒。與此同時,科創板上市企業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也是重點梳理的關鍵問題。
從全球來看,近10年來,專利侵權案件數量持續呈現高發態勢(圖8)。
圖8 近10年全球專利侵權訴訟案件
自2019年6月科創板正式開板以來,已有多家企業在上市過程中遭遇知識產權法律問題阻攔,雖然近年侵權糾紛呈現出多樣化的“非理性”趨勢,但通過專利訴訟仍然是競爭對手最慣用的“狙擊”工具。據不完全統計,上交所已累計發布超百份專利涉訴公告(圖9),并且訴訟時間不斷提前、商業競爭屬性持續攀升。
圖9 近10年科創板企業專利侵權訴訟案件
專利權屬風險也不容小覷。雖然近3~5年的已立案案件暫未披露(圖10),但2019年作為科創板的開放第一年,就見證了專利權屬糾紛案件數量的爆發增長,更多有關擬上市企業的專利權屬訴訟糾紛見諸報道,逐漸成為擋在科創企業上市路上的另一只攔路虎。專利權屬糾紛在已上市中同樣屢見不鮮。擬科創板上市企業需要針對合作研發、委托研發、第三方技術轉讓等方式獲得的知識產權開展深入的盡職調查并形成應對策略,以提前應對科創板上市階段的風險。
?圖10 近10年科創板企業專利權屬案件
從上述針對科創板企業的專利現狀及其所面臨的專利風險的分析,科創板擬IPO企業如何來提升自身的知識產權屬性呢?筆者建議從以下維度開展。
首先是系統性“專利補強”。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考慮:
建立核心技術專利圍墻(數量補強):知識產權數量是衡量企業技術成果的因素之一,也是科創屬性評價的重要工作。擬上市企業需盡早圍繞核心技術和產品建立專利導航預警專題數據庫,以專利大數據為指引,調整研發方向,以此開展專利挖掘布局工作,有助于提升研發效率,避免重復研發;
圍繞核心技術高價值專利培育(質量補強):擬上市企業可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專利預審機制,建立代理服務機構準入機制,建立向高質量專利產出傾斜的知識產權激勵機制,構建自身的高質量專利工作體系;
應對核心技術全球訴訟風險(空間補強):擬上市企業應重視海外專利布局,通過開展專利數據、技術數據、產品數據、市場數據等多維度數據分析,篩選重點布局市場,為重點市場和擬開拓市場構建專利保護墻。
其次是全方位“風險管控”。
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建立健全以研發管理為核心的全流程風險管理體系:應盡早建立健全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制度,既是滿足科創板上市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通過制度建立及執行防控自身知識產權管理風險的客觀要求。其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應當嵌入到人力、行政、采購、研發、市場、銷售、投融資等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覆蓋商業秘密、商標、專利、著作權、數據等全部知識產權及相關類型,并按照PDCA原則進行制定和實施;
管控經營全鏈知識產權風險:在企業申報科創板IPO開始之初,應當先進行系統性、全鏈條的風險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企業的專利是否可能被宣告無效、核心技術與產品是否可能侵犯第三方專利權、專利數量是否滿足等,充分預估企業上市之后可能會遭到哪些狙擊,以及如被狙擊成功,可能會導致哪些后果,并制定應急預案;
積極應對專利糾紛訴訟:若在企業申報科創板IPO過程中出現相關專利糾紛,應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切忌猶豫不決,以防阻礙企業的IPO之路、甚至被終止審核,即便最終成功上市,也會嚴重打擊潛在投資者對企業的信任度;
重點識別專利權屬風險:一方面,在人員管理上上重點關注和識別核心技術人員的職務發明糾紛風險;另一方面,在研發管理上重點關注和識別合作開發成果權屬披露風險。
>>> 結 語
最后,展望2022年,各地積極開展科創板企業輔導上市重點工程,企業遭遇知識產權阻擊會成為全社會更加關注的熱點話題,企業需要練好知識產權“內功”,才能防范風險于未然。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