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又稱歐盟碳邊境稅,俗稱碳關稅,是歐盟實施的一項新的政策措施。簡單而言,碳關稅指嚴格實施碳減排政策的國家或地區,要求進口(出口)高碳產品時繳納(返還)相應的稅費或碳配額。
其實,碳邊境調節稅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2017年碳關稅的提議就在歐盟和美國等發達國家進行過討論,并于2019年首次提出在進出口貿易中增加碳邊境稅。該稅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保護單邊環境政策的有效性,比如進口地區制定了嚴格的排放政策,但如果進口商品不受這種約束,其本地高耗能企業就可能通過將生產或者工廠轉移到該地區之外,使得減排政策效果打折扣,造成所謂的“碳泄漏”;二是經濟層面的考量,不對等的環境約束將對本地的企業競爭力造成影響,所以從公平競爭的角度要對進口商品額外征稅。
碳關稅來了!
2023年2月9日,歐洲議會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ENVI)正式通過了歐洲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的協議。4月18日,歐洲議會正式投票通過了包括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在內的三項法案。
根據協議,歐盟碳關稅要求出口歐盟的商品根據其碳排放強度繳納與歐盟企業同等水平的碳成本,其適用范圍包括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有機化學品和塑料等多個行業,并預計2030年前將征收范圍拓展至歐盟碳市場覆蓋的所有行業。歐盟碳關稅將在今年10月1日起為過渡期并實施。這意味著從2023年開始,進口商將需要按照歐盟生產商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下支付的相同價格購買碳排放許可,從而讓進口商和歐盟的生產商擔負同等的碳稅。
歐盟碳關稅已引起市場關注。有專家指出,一方面,碳關稅的征收將直接導致高碳企業產品的出口成本上漲,削弱高碳企業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相應的高碳產品出口也會被征收碳關稅的國家限制出口數量,從而導致出口市場被壓縮。
我國相關出口企業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倒逼的大背景下,已經開始關注自身產品用能狀況。為應對歐盟邊境稅帶來的沖擊,出口企業更需要加大環保投入和研發,推進產業升級和轉型升級,對自身產品的碳排放量進行核算與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環保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EPD認證
鑒于歐盟推行的碳排放市場機制(CBAM)對出口企業帶來的重要影響,建立與歐盟競爭對手相匹配的核算和報告能力,是解決企業順利出口歐洲市場的方法之一,EPD環境產品聲明無疑是一個選擇。
EPD環境產品聲明是基于ISO 14025標準的Ⅲ型環境聲明,對產品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綜合信息披露。EPD將成為出口歐洲產品的強制性認證要求,部分出口到歐盟的產品必須按照歐洲標準進行EPD核算。
EPD以生命周期評估(LCA)為基礎,披露某一產品或某項服務從原材料獲取、生產、運輸、消費,以及最終的報廢處理等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對不可再生資源、生態系統、人體健康等方面的環境影響。這些影響可向消費者、采購商等提供與產品或服務相關的科學、可驗證、可比的環境信息。
目前,可進行EPD認證的產品有12類:化工產品、建筑產品、電力能源產品(如:光伏模塊)、食品和飲料、家具產品、基礎設施和建筑物、機械和設備、金屬塑料等包裝材料、服務類產品、紙制品、紡織服飾類產品、車輛運輸類產品,可申報EPD的產品幾乎覆蓋全行業。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