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中國中檢、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指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辦的2023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在京舉行。會議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與決策部署,助力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實現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中國中檢黨委書記、董事長許增德,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理事長張沁榮為大會致辭。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原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原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趙鵬高,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一級巡視員孫楨及副司長蔣兆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秘書長崔丹丹,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昆,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執行會長鄧繼海,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謝肇煦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
許增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中檢及其所屬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在“雙碳”領域有著多年積累,始終積極參與環境氣候、新能源發展、減排降碳等相關國際會議與合作交流,在國際上發出中國聲音,同時在支撐各部委相關重點工作上也作出了突出貢獻。未來,我們將繼續主動作為,積極融入“雙碳”大局,加強頂層宏觀設計、積極建立有效工作機制;持續有效發揮技術支撐作用,從“雙碳”路徑規劃、節能減碳方案策略、驗證核查、認證評價等多角度助力各行各業實現“雙碳”目標,做好綠色低碳發展的主力軍、排頭兵。
張沁榮在致辭中指出,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等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的重要文件要求,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從自身能力、產業優勢出發,在2023年制定了幾十項涉及汽車、電氣、能源、消防、家具等行業的團體標準。同時,為了滿足消費市場對產品綠色低碳屬性的需求,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特別成立了碳中和工作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未來將引領我國消費品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趙鵬高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對此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并提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雙碳”領域未來的六方面重點工作:一是抓統籌協調,切實履行“雙碳”有關協調職責,完善實施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二是抓綠色轉型,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三是抓技術進步,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綠色低碳示范工程;四是抓制度創新,探索建立碳排放評價制度,研究制定“雙碳”綜合評價考核辦法;五是抓基礎支撐,加快“雙碳”標準制修訂,著力培育多層次、專業化人才隊伍;六是抓國際競合,堅定維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主渠道地位。
蔣兆理在致辭中表示,生態環境部始終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并在推動健全全國碳市場的交易制度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他指出,碳市場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系統工程,生態環境部未來將不斷夯實法律法規制度、強化數據質量監管和市場功能建設、加快充實人才隊伍,持續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本功能、提升碳市場服務水平、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劉燕華圍繞氣候變化的本質及綠色技術作主旨演講。他指出,實現“雙碳”目標不僅要加強技術能力,也要在綠色產業體系和機制上進行革命式變革,要緊緊抓住這次綠色轉型的機會,充分發揮逆向思維創新,大力推動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趙華林表示,中央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和“壓艙石”,必須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企業發展經營全過程。中央企業要積極構建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機制,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作用,加快轉變高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發展方式。希望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揮好“國字號”質量服務機構的專業技術支撐作用,持續為綠色發展賦能,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會上,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集中與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委會、上海能源環境交易所、“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發展聯盟、國際綠色經濟協會、上海電力大學、西安城墻管理委員會、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等權威團體和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在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碳管理體系建設與碳交易、碳達峰路徑研究、碳鏈政企跨界合作,以及企業、園區碳中和等方面開展積極合作。謝肇煦向寶潔(廣州)日用品有限公司、小紅書(浙江小杭坑生態營地)、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家企業頒發了零碳工廠與碳中和證書。
在領導和嘉賓的見證下,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碳中和專委會成立、西安城墻新春燈會碳中和+大遺址保護區綠色低碳項目研究啟動儀式圓滿完成。
此外,大會還舉辦了“雙碳發展成果與創新”“雙碳背景下新能源產業創新與發展”“新形勢下地產與建筑行業的綠色低碳創新發展”三大平行分論壇,邀請來自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國家電網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從政策、科研、產業、學術、應用等角度對“雙碳”目標下低碳及綠色發展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分享交流。
作為我國TIC行業的“國家隊”,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未來將繼續發揮領軍機構的模范帶頭作用,著力打造集知識、發展、服務、和諧、合作于一體的精品交流平臺,為各行業提供“雙碳”產業鏈專業服務,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