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ISO14000:2015認證的重點
ISO14000環境標準是繼ISO9000之后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一項國際標準。該標準目前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導入和采納。物業ISO14000標準對物業公司的重要意義。
一、什么是ISO14000標準
ISO14000標準的產生背景
本世紀60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對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受到各國重視。世界發展進程表明: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導致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土壤惡化、水污染、酸雨現象、城市空氣污染日益嚴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威脅,反過來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所以,重視環境問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重大課題。
國際標準化組織根據聯合國環境大會要求,為了協調統一世界各國環境管理標準,加強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和交流,減少世界貿易中的非關稅壁壘。繼1987年正式發布ISO9000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體系標準之后,于1996年10月先后發布了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目前,推行ISO14000系列標準,已成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 I
SO14000標準的結構
ISO14000系列標準進展情況(略)已有五個標準首批正式發布,即: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1996《環境管理體系原則、體系和支撐技術通用指南〉ISO14010:1996《環境審核指南通用原則》ISO14011:1996《環境審核指南審核程序環境管理體系審核》ISO14012:1996《環境審核指南審核員資格準則》ISO14000標準的基本思想 按ISO14001所建立的環境管理體系實際上是組織全面管理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按PDCA運行模式和實現組織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結構、策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其目的就是加強和改善組織的環境管理工作。 3.1體系實施的核心是持續改進體系按照PDCA循環周而復始的進行活動即“規劃——實施運行——檢查與糾正——評審”,體系在實現管理功能同時不斷強化,并導致環境表現改善。3.2重點是污染預防標準規定,組織在制定環境方針適應包含污染預防承諾,并向社會、向相關方、向全體員工公開。3.3強調管理者的承諾和責任標準強調對環境方針的承諾要是于管理者,并指出他(她)們應為環境方針的貫徹和環境體系運行提供資源保證。3.4全員參與體系實施的一個重要基礎,是組織的全體員工都以高度的責任心對環境活動自覺的做出應有的貢獻。3.5系統化、程序化的管理和必要的文件支持ISO14000標準要求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管理過程。對組織的活動,要求保持和制定一個或多個工作程序以便有序推進!一文件支持工作程序和重要信息。三物業管理導入ISO14000標準體系探討 物業管理的本質是服務,屬第三產業范疇。廣義的物業管理泛指一切有關房地產開發、租賃、銷售及售后服務,狹義的物業管理主要任務是樓宇的維修保養,以及管理好各樓層的機電設備和公共設施、治安保衛、環境綠化、分送信報、衛生管理等等。物業管理隨從法律意義上說是契約性的信托管理性質,但無論是住宅、倉庫、商場、酒店等,物業公司以契約形式明確了其對上述物業管理責任后,則住宅、倉庫、商場、酒店或綜合大廈相應的環境因素產生的環境后果,管理公司都必須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噪音的控制、固體廢棄物的處理以及物業中各種形式存在的原材料都是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是物業管理中的基本任務。防火管理、安全管理除了會產生環境影響外,還能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極大危害。另外,物業管理越來越重視“前期介入”和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后期服務。物業(產品)形成過程中以及后期多層次、多方位服務內容中,環境因素的管理始終是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導入ISO14000對規范物業管理公司的環境管理行為、持續改進、優質服務、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都有積極和重要的意義。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