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適合剛接觸機械類專利申請撰寫的初學者。
專利法第二條中對實用新型的定義實際上很好地詮釋了機械類專利申請權利要求的撰寫要點。專利法第二條第三款關于實用新型的定義如下: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但以上定義特別抽象,本文對此進行簡要的解析。
機械類專利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可以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占有空間實體的零件/部件/組件;
(2)零件/部件/組件的形貌(形狀、構造);
(3)零件/部件/組件之間的位置關系或配合關系(結合);
(4)用途/效果的功能性解釋/限定。
權利要求無外乎以上幾種情況的組合。舉個示例:
1.一種容器,其特征在于,在豎直放置狀態下,其由下至上包括一體的底部、側壁、逐漸向上收窄的頸部和開口,所述底部、所述側壁和所述頸部共同封閉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通過所述開口與外界連通,使得所需承裝的物質可通過所述開口進入所述空腔/或所述空腔內承裝的物質可通過所述開口取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在水平面的投影為圓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具有朝向所述空腔的凸起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上具有用于提高其強度的紋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為圓形開口。
如果您感興趣可以把以上示例權利要求中的特征按以上四種特征分類進行劃分。
在權利要求中,什么技術特征要寫,什么技術特征不需要寫呢?這就要看我們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了。這里有個邏輯要先說明下,技術方案帶來技術效果,技術效果解決技術問題。例如,現有的空調設備能耗太高,我們需要解決能耗過高的問題,對此我們分析是現有空氣壓縮機的殼體與外界熱交換過大,對此我們研究了一種復合材料,使用其作為空氣壓縮機的殼體可以大大降低與外界的熱交換。新型材料的應用帶來熱交換降低的效果,熱交換降低了,空調的能耗也隨之下降。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確,要根據所要解決技術問題所需的技術效果來確定哪些技術特征需要寫,哪些技術特征不必寫。因此在寫權利要求時,可以把權利要求按其達到的技術效果來布局,技術效果無外乎新和好兩種情況。
新是指,增加了新的功能/效果。好是指,在原有的功能/效果上讓其更好。
例如:一支鉛筆,我們在其上裝了一個電子表,使其具有了可以知曉時間的功能,這就是新。
再如:還是以上方面,我們不僅增加了一個電子表,而且這個電子表的電池為太陽能電池,可以讓電子表的續航時間更久,這就是好。
權利要求常見的幾種寫法如下:
一,羅列法。先將所有的零件/部件/組件進行羅列,然后再描述其具體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這種適合初學者,但寫出來比較凌亂。
二、添加法。以某一個零件/部件/組件開始,其它的零件/部件/組件圍繞與前面的零件/部件/組件的位置/結合關系寫。這種適合進階者,寫出來的權利要求層次分明,理解的舒適感較強。
三、整體法。先將一個復雜的產品按照特定的方式分塊(例如按照功能),先羅列整體分塊,寫明整分塊之間的位置關系、配合關系,然后再對以上整塊為基礎用羅列法或添加法進行撰寫。這里需要注意塊與塊之間的配合關系實際是其中的零件/部件/組件間的配合關系。
最后說下用途/效果的功能性解釋/限定,這類特征本質上是使得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更清晰準確,實質上并不構成對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定。此類特此一般用“使得XXXXX”句式。具體示例如下:
鉛筆,其包括筆芯和包覆在筆芯上的筆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筆桿上設有凹陷或凸起的紋理,使得使用者在握筆時不易滑落。
這里“使得使用者在握筆時不易滑落”就屬于用途/效果的功能性解釋/限定。如果沒有以上限定,且說明書中也沒有相關用途/功能/效果的說明,在專利審查或專利無效過程中只要在找到相對應的技術特征就可以進行創造性的結合評價。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