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5月24日,全國人大代表、泰州市海陵區教師發展中心研訓員吉桂鳳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建議,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關鍵和核心是將城鄉發展從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大力提升城鄉品質,全力建設“品質中國”。吉桂鳳代表緣何提這份建議?具體如何調研并提出建設性建議?帶著網友關心的問題,記者專訪了吉桂鳳代表。

全國首創《品質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推動制定為國家標準 惠及更多城市百姓
記者:記者:我們了解到,您作為一名來自基層教育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帶來了7份建議,把人民心聲帶到大會。其中《提升城鄉品質 建設品質中國》引起我們的關注,請問,您基于怎樣的考慮提出這份建議,具體是如何調研的?
吉桂鳳:我來自江蘇泰州,我的建議與我們泰州近幾年來大力推進品質泰州建設的實踐有關。在調研中了解到,從2016年初開始,泰州市委市政府推進品質城市建設,2018年市委“1號文件”出臺《關于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品質泰州的意見》,品質城市、品質鄉村、品質家庭相融并進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提升。
全市各地區各行各業紛紛將“品質”作為聚焦突破的重點,“品質城市”“品質鄉村”“品質家庭”相融并進取得豐碩成果,泰州市政府榮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并獲批創建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品質泰州建設在全國形成了一定影響。
今年,泰州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質就是對高品質的追求,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是要順應民生需求新變化,在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上,提供更豐富更具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供給,從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各方面權益,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我就想到不只是制造業需要提升品質,經濟發展、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提升品質。
在調研中,我了解到,泰州率先提出品質城市理念的同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品質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并推動制定為國家標準。基于泰州推進品質城鄉建設的理論探索、實踐思考及經驗成效,結合我國城鄉發展實際,我這次提出《提升城鄉品質,建設“品質中國”》的建議,希望實施“五大品質”提升工程,實現“讓城鄉更美麗,讓生活更幸福”的目標。
實施“五大品質”提升工程
切實提升城鄉品質,全力建設“品質中國”
記者:請您結合我國城鄉發展實際,具體介紹一下如何大力實施“五大品質”提升工程,切實提升城鄉品質,全力建設“品質中國”?
吉桂鳳:一是提升城鄉經濟發展品質。經濟發展是建設“品質中國”的基礎,經濟品質影響著文化、生態、服務和生活等諸方面的品質。如果離開經濟品質的支撐,城鄉品質提升就失去了根基。經濟品質的主要特征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建議各地發揮特有的資源稟賦,形成合理的經濟結構、優化的經濟布局和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引導和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端集聚,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提升城鄉社會文化品質。文化品質是建設“品質中國”的靈魂,彰顯的是城鄉發展的人文內涵。文化為創新創業提供土壤和環境,激發勇氣和精神,增強動力和能量。建議充分發揮文化對城鄉發展的引領、導向、激勵作用,加強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利用,傳承文化“基因”,構筑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建設文化名城,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加強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積極打造獨具魅力的中國特色文化,持續擴大中國文化影響力。
三是提升城鄉生態環境品質。生態品質是建設“品質中國”的保障,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城鄉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強調的是城鄉發展宜居、宜業、可持續。建議各地以“生態路標”為引領,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實現環境指數與產業指標同步提升、經濟與生態良性互動;以“生態屏障”為重點,一體化治理“山、水、林、田、湖”,突出中心城區增綠造綠,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筑工程的品位和質量,促進綠色環境建設;以“生態自覺”為保障,建立以綠色GDP為導向的政績考核制度,廣泛開展綠色生活行動,深入推進節能降耗,推動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促進綠色風尚形成。
四是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品質。公共服務品質是建設“品質中國”的關鍵,政府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城鄉提供服務的基本要求是均等化、優質化。建議加強陽光政府建設,推行“互聯網+政府服務”,打造政務服務綠色通道;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完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實現“法無授權不可為”;加強為民政府建設,營造構建“親清”政商環境,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問題。推進城市治理與服務標準化,促進標準化從生產領域向社會治理、公共服務領域拓展延伸,提升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五是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生活品質是建設“品質中國”的最終目標,突出的是以人為本,堅持把滿足人的需要放在城鄉發展的首位,注重普惠共享,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和改革創新的紅利,不斷提高獲得感和幸福感,達到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從而讓城市更美好,讓生活更幸福。建議聚焦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堅持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放在首位,以更大的力度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居民收入增長,生活品質提高,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品質建設不能局限在經濟領域
應向社會全領域拓展
記者:審議總理所做政府工作報告,結合您的建議,您有怎樣的感受?
吉桂鳳: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既體現了濃厚的為民情懷、強烈的為民擔當,更彰顯了我們黨的初心使命,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鮮明特征。
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作為一名來自基層教育領域的代表,感受特別深刻。
在調研中,我了解到,泰州著力構建卓越教育體系,建設高品質學校,塑造高品質教師,培育高品質學生,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品質建設既是發展所需,又是形勢所迫。品質建設不能局限在經濟領域,同時應向社會領域拓展。
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應該是全面的、整體的高質量。這就要求,教育品質必須大力提升。要讓每所學校每位老師、每個學生都能不斷增強品質意識,培養品質自覺,做到時時講品質,事事講品質。這樣,就能有效影響、帶動全社會都來重視品質建設,從而最終達到建設“品質中國”之目的。 事實上,教育發展要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呼聲。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不只是教育領域,醫療、養老、就業、交通等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期望更加全面發展和提升。
此次提出的建設“品質中國”建議,除了提升經濟發展、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品質之外,特別建議要大力提升公共服務和居民生活品質,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基本要求是均等化、優質化,高品質生活是建設“品質中國”的最終目標,突出的是以人為本,堅持把滿足人的需要放在城鄉發展的首位,注重普惠共享,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和改革創新的紅利,不斷提高獲得感和幸福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讓老百姓的生活日益越過越好。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