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日,時值“雙十一”前夕,《羊城晚報》A3整版刊出了這樣一則廣告:
掃描這個二維碼,跳轉至浙江巴赫廚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赫公司)官網上刊登的一份《聲明》,內容包括“我公司發(fā)現(xiàn)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盜用康巴赫‘蜂窩不沾專利技術’并仿造、銷售侵權產品,嚴重損害了康巴赫的合法權益……”
2019年10月22日,“康巴赫官方微博”所主持的“#感謝你蘇先生#”“#康巴赫的反擊#”微博話題持續(xù)發(fā)酵,多個大V轉發(fā)。其中主要的一條微博內容為九宮格拼圖,包含8張海報和一張《羊城晚報》及其A3版面的照片,8張海報中大字體載明“李逵專利 李鬼模仿?真假難辨?咱們用產品品質說話”等言語,直指蘇泊爾侵權。
巴赫公司還發(fā)出《媒體邀請函》,載明:“我們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2019年10月23日下午2點,我們特邀請您參加‘見證原創(chuàng)’的新聞發(fā)布會”。
巴赫公司還把前述《羊城晚報》內容發(fā)布于其微信公眾號上。
如此商戰(zhàn)?
蘇泊爾不答應了,于10月22日下午以巴赫公司涉嫌詆毀商譽為由向杭州中院提出訴前行為保全申請。杭州中院經審查后于24小時內,作出裁定并趕在巴赫公司新聞發(fā)布會前送達。
2019年11月21日,蘇泊爾公司正式提起訴訟,指控巴赫公司前述行為構成商業(yè)詆毀,索賠1500萬元。
杭州中院經審理認為,巴赫公司所發(fā)布一系列信息的核心含義為蘇泊爾公司侵害其專利權。但上述信息發(fā)布時,并無任何司法裁判或行政決定認定蘇泊爾公司構成對巴赫公司專利權的侵害。相反,巴赫公司是在發(fā)布上述信息后才在法院提起訴訟,指控蘇泊爾公司等被告侵害其專利權(該專利侵權訴訟后因專利效力穩(wěn)定性問題被裁定駁回起訴)。
法院注意到,巴赫公司所主張的ZL201310089292.6專利權系方法專利,其侵權判定一般需在掌握被控侵權方法的具體步驟后與專利方法進行比對方能確定,不能簡單通過產品比對得出結論。巴赫公司并無證據表明其在發(fā)布上述信息時已經知曉蘇泊爾公司自行實施了相應方法,以及該方法的具體內容,進而可以完成比對并得出侵權結論。事實上,巴赫公司在提起針對蘇泊爾公司等被告的專利侵權訴訟時,也并未提交證據表明被控侵權方法的具體內容,而是通過申請法院進行證據保全的方式來查明被控侵權方法,且其申請保全的對象并不包括蘇泊爾公司本身,而是其所指控的蘇泊爾公司產品的制造商。這反映出,巴赫公司發(fā)布前述信息時,并不能確定蘇泊爾公司產品的具體制造方法,遑論已可確定該方法侵害其專利權;同時,巴赫公司知曉蘇泊爾公司并未自行實施相應制造方法,而是相應制造商在實施相應被控侵權方法,至于蘇泊爾公司與各制造商之間的關系如何——屬提供技術方案型委托加工,抑或蘇泊爾公司僅為銷售以被控侵權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銷售者不明。
杭州中院認定:在此前提下,巴赫公司即發(fā)布上述信息,缺乏事實依據,易對相關公眾形成誤導,使人誤認為蘇泊爾公司侵害巴赫公司專利權已屬既定事實。巴赫公司所發(fā)布上述信息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guī)制的虛假、誤導性信息,對蘇泊爾公司的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造成損害。巴赫公司構成了商業(yè)詆毀,應當承擔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結合蘇泊爾公司的訴訟請求,并考慮巴赫公司實施商業(yè)詆毀所投入的成本和給蘇泊爾公司造成的損失,杭州中院作出一審判決如下:
一、被告浙江巴赫廚具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在《羊城晚報》A3版(整版)、“康巴赫官網”(www.chinakbh.com、www.kbh.com.cn)、“康巴赫官方微博”新浪微博、“康巴赫”微信公眾號刊登聲明,為原告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消除影響(其中《羊城晚報》A3版整版刊登一次,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連續(xù)刊登不少于十五日;聲明內容需經本院審核,逾期不履行的,本院將選擇媒體擇要刊登本判決內容,費用由被告浙江巴赫廚具有限公司負擔);
二、被告浙江巴赫廚具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共計人民幣300萬元;
三、駁回原告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法官提醒
“維權”有邊界,商戰(zhàn)需合規(guī)。授予專利權的本意在于保護和激勵創(chuàng)新,而非被當作商戰(zhàn)的工具,更不應成為詆毀他人商譽的幌子。在日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強調自主創(chuàng)新的今天,指責競爭對手侵害專利權勢必會對其商譽造成負面影響;如果這種指責沒有確定的依據,極有可能構成商業(yè)詆毀,將需承擔法律責任。另外,通過詆毀競爭對手的商譽來進行競爭,或可吸引眼球并帶來流量的增長,于短期內似可獲益,但亦必然對自身的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產生影響,觀諸長遠恐弊遠大于利。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需要各方共建,也只有的一個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中,各個市場主體才能公平競爭,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lián)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