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2021年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1078萬學子共同赴考創歷史新高。考生們十年苦讀,只為今朝一搏。
今天6月8日,是全國高考的第二天,部分省份將在今天結束全部考試。目前,安徽、河南、湖南等地已經公布了高考查分時間。
在網上,我們還能看到關于北京考生首次刷臉進考場、重慶學生乘風破浪坐船赴考、全國唯一高考專列等等這些與高考相關的話題,可想而知考生們有多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
圖源 Pixabay
當然,除了考生,陪考家長們的全心傾注也很引人注目,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這個“戰場”的理解,用愛在考場外守望。
考場外最經典的家長穿搭要數旗袍和馬褂,分別寓意著“旗開得勝”和“馬到成功”,以此給孩子加油打氣。
還記得之前登上過熱搜的東北紫色內褲?當時有高考生穿帶對勾的紫色內褲護體,意味著上岸指定(紫腚)能行。今年的話就是灰色襪子了,寓意“超常發揮(灰)”。不得不說,家長在穿的方面上著實下了不少功夫。
家長都這么努力了,商家怎能不跟風“努力”一把?蝸牛納通過商標檢索,查到“紫腚能贏”“紫腚能行”商標已被南宮某商貿公司注冊成功,國際分類為第25類,申請日期為2019年6月12日。
有點意思的是,有人成功注冊了“紫腚高中”商標,國際分類也是在第25類上,其申請日期為2019年6月14日。
基本上在高考結束后沒多久,就申請了與高考相關的“紫腚XX”商標。
連與“考的都會,蒙的都對”同義的詞語“蒙來全對考亦都會”也被一家注冊為了商標,國際分類還是25類,目前該商標正處于待實質審查中。
再看其他與“高考加油”相關的商標,如“考神護體”“金榜/題提名”“旗開得勝”“高考加油站”“翰林榜”等,無一不體現著社會各界對高考學子的關注和期待。
考場之外的考生和家長的一舉一動都被商家們關注著,與此同時,高考作文題目也是很多商家關注的焦點。
今年高考語文考試剛落下帷幕,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便陸續出爐了。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陳志文在點評2021年高考語文命題特點時指出,今年高考雖有8套試卷、8道作文題,其實只有一個主題,即站在新百年的節點上,強調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同時,今年每道作文題的背后都非常講求思辨。
那么這跟商家有什么關系呢?
大家想一想,在每年高考語文結束后,關于高考作文的段子是否層出不窮,又是否有出版機構專門出版、兜售每年的“高考滿分作文”?
其實,高考作文也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不能拿來就用。
著作權法第二條規定
中國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高考作文雖然是應試作文,但符合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考生本人享有發表權、署名權、獲得報酬權等著作權,所以出版、兜售“高考滿分作文”必須尊重考生的著作權,一定要獲得高考考生本人授權或發布“高考滿分作文”范文的教育主管部門授權、許可,并向考生支付稿酬等。
有相關的案例,比如發生于2000年的全國首例高考作文著作權案件,北京大學一名女生1999年的高考作文《我拒絕移植記憶》在未經其允許的情況下,被《高考臨場作文速成技巧》一書刊登。經調解,此案以被告公開承認其行為侵權告終,除向作者道歉外,還賠償1000元經濟損失并承擔了訴訟費用。
即便是非高考作文,同樣受著作權法保護,所以商家未經授權還是別出版相關內容了。
不過也有的商家不申請商標注冊,也不出版高考作文,照樣能通過其他合法手段蹭高考的熱度賺錢。
不是總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網絡上兜售作弊器材,并宣稱只花千元就能輕松考過,誘導考生作弊嗎?從仿形橡皮、直尺作弊器材到低頻隱形耳機,再到調頻手表與“槍手”遙相呼應,作弊手段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了。
但隨著國家高考防作弊系統與方法的不斷升級完善,這些作弊行為將越來越容易被識別。
根據企查查檢索,我國目前有將近100條“考試防作弊”相關專利。從申請時間上看,從2017年開始就有不少相關專利的申請。
具體來看,“無紙化考試防作弊系統”“具有防作弊功能的考試課桌”“在線考試防作弊方法”“一種網絡課程學習與考試防作弊監控系統”……形形色色的技術創新為營造更加健康安全的教育考試環境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也不難看出,發明人考慮到疫情期間可能需要在線考試的情況,因此研發了不少線上防作弊的專利。
雖說現在高考生們仍可參加線下的考試,并且密接、次密切的廣東考生也被單獨設置了隔離考點,完全不需要線上參考。但未來疫情如何誰也不知道,萬一新冠病毒來勢更加兇猛,到時候大家都不得不居家學習、辦公,那么考試也將會用到上述專利。
不論是打算印上商標為考生們加油助威,還是出版書籍記錄當下的高考現狀,又或者是發明專利捍衛考試的公正與公平,疫情下的高考,我們都是一份子!
因為在面對新冠肺炎這樣的流行病時,每一個人的力量都是至關重要的。有了集體的團結,才有了現在中國大體環境的安全、經濟的復蘇,而高考學子們也能安全、平靜地走進考場,迎接人生的考驗,追求自己的夢想。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