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協同發力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高質量發展
2020年,我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到2180億元,同比增長43.9%,實現了“十三五”時期最大幅度的增長。本文從市場和政策的角度出發,簡要分析目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并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市場與政策;高質量發展
當今世界,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近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知識產權申請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全球新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與此同時,隨著企業創新積累的知識產權資產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知識產權打造為高價值高收益的無形資產,通過專利運營與轉化等方式促進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助力企業高速發展。
從國家層面來看,2020年,我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到2180億元,同比增長43.9%,質押項目數1.2093萬項,同比增長43.8%,實現了“十三五”時期最大幅度的增長。統計顯示,2020年全國專利質押融資金額為1558億元,專利質押融資的出質人中,工業企業出質的專利數量占全部出質專利數量的97.9%,達到“十三五”以來的最高值,說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有力地支持了知識產權轉化實施,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2020疫情之年,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之下,大批企業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支持,促進創新主體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各地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開展情況來看,受各地方經濟總體水平、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地方知識產權金融支持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發展態勢不盡相同。總體來說,國內二三線城市存在一些共性的、常態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風險處置問題仍是阻礙專利質押融資發展的第一痛點。銀行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處于核心地位。簡單來說,從銀行的角度出發,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屬于債權融資范疇,雖有一些政策支持,但銀行首先考慮的是貸款資金的安全與風險問題。目前一些銀行機構的風控仍偏保守,如果貸款企業還款能力欠缺或存在其他風險、且沒有擔保或房產等強抵押措施,銀行風控還是以安全為主,不會輕易嘗試純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式。加之知識產權質押后帶來的權利法律風險、知識產權評估難、變現難、處置難的老問題,銀行不得不持續保持謹慎態度。如果單從質押的本質屬性出發舉個例子,對于銀行來說,房產等抵押物像是黃金,黃金是硬通貨,當風險來臨之時估值與變現及其便捷。而專利質押像是美玉,美玉的價值是有的,但是對于美玉的估值就會因時或因人而異,至于美玉的變現那就更需要恰當的時機和恰當的“買主”。正因于此,對于貸款風險管控嚴格的銀行機構,對不同抵質押物的態度則不言而喻。
第二,擁有知識產權的創新企業在創業初期對于貸款出現不良的較高風險和銀行執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的矛盾。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在創業初期的幾年,處于持續缺錢狀態,本身又多為輕資產,無其他抵押物。在創業初期缺乏市場、訂單和業務收入的狀況之下,銀行面對純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必然無法回避不良風險及后續風險出口問題。倘若地方上沒有例如風險資金池等補償機制作為風險處置出口,那么銀行面臨此類風險時必然采取“避而不貸”的處理方式。依靠政策推動銀行開展此類高風險業務顯然是和銀行的風控理念以及市場規律相抵觸。再從企業知識產權狀況來看,雖然一些地方企業專利申請數量總體情況不錯,但是以專利為主的知識產權整體質量還不夠高,高價值專利方面更有待提升。筆者相信,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高價值專利的培育與運營能力必將不斷提升,企業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將從根本上有效促進和帶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發展速度和規模。
第三、從地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相關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而言,還需要優化完善更加有針對性的、實用的、可執行性強的支持政策。在一些地方,除了對于大型國企這類具有政府背書和匹配合適支持政策的大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項目之外,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的純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在與具體政策的匹配執行中有時處于比較尷尬的狀況。有時候銀行為了把控風險不得不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作為捆綁業務走形式,有時候企業會因為融資成本的考慮而去套用相關政策而缺乏對政策的實質性執行。所以,對于地方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地方政府應和銀行、企業、擔保等機構多交流、多研討,多創新,從而完善制定出科學的、可執行性強的、市場化的知識產權質押支持政策和與之匹配的創新型知識產權金融產品。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一)完善、優化知識產權金融扶持政策。
充分發揮財政引領作用,持續推動以財政資金支持為引導的市場化運作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體系;落實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鼓勵推行差別化風險容忍政策;支持投貸聯動等創新的金融產品與模式,統籌解決貸后風險出口問題。
(二)建立地方性的類似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聯盟機構。
政府可會同地方市場監管局、財政局、金融局、銀保監局等單位;協調當地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簡化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流程、降低門檻,開通綠色通道,引導轄內銀行機構和擔保機構、保險機構強化合作,探索完善風險分擔機制,多方合作、協同發力創新更具市場化的知識產權金融產品及服務。
(三)健全貼息補費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配套政策支持體系。
完善以貼息補費為主要手段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配套政策,對貸款利息、評估費、擔保費等進行政策性補貼,以此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快速發展。
(四)探索搭建權威、專業的知識產權運營交易平臺。
由政府制定政策、搭建平臺、營造環境,推動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制定知識產權交易和流轉規則等配套制度。應探索統籌建立權威的評估體系、統一評估方法和標準。并以此為基礎探索搭建覆蓋知識產權運用轉化、交易許可、質押融資等業務的知識產權運營交易綜合平臺,逐步為知識產權質押物的處置難問題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
(五)運用大數據技術加強知識產權數據共享
進一步加強部門聯動和大數據共享。充分利用全國及地方性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探索開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用板塊,匯集銀行、保險、政府相關部門等各類信息,強化信息互聯互通,提升對市場主體的風險及知識產權信用畫像能力,緩解銀企信息尤其是知識產權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銀行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內生動力。
參考文獻:
[1] 我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實現“十三五”期間最大增幅 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www.cnipa.gov.cn/art/2021/2/19/art_53_156785.html
[2]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三個“痛點”分析,丁堅、馬新明,中國知識產權網
www.cnipr.com/xy/swzs/zcyy/201707/t20170721_218617.html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學習出版社,2018
[4]浙江銀保監局:促進“知產”變“資產”部門聯動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中國金融新聞網,www.financialnews.com.cn/qy/dfjr/202011/t20201126_206356.html
[5]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科學指南,《求是》,2021.03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