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龍華區2022年儲備庫、培育庫及上市庫
各有關企業:
根據《深圳市龍華區推動上市企業三年倍增若干措施》《深圳市龍華區儲備庫、培育庫及上市庫企業申報操作指引(試行)》有關精神,現就申報龍華區儲備庫、培育庫及上市庫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企業申報龍華區儲備庫、培育庫、上市庫,必須滿足:
(一)基本要求:
1.注冊登記、實際經營地、稅務關系在龍華區的獨立法人企業,生產經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
2.若企業納入了國家統計局統計聯網直報平臺,其統計關系須在龍華區。
(二)行業要求:
1.行業具備良好的成長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營業務和發展重點屬于深圳市及龍華區重點鼓勵發展的新興產業、支柱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和重點產業集群的企業優先;
2.履行社會責任,近一年未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環境污染事故。未有偷漏稅和其他嚴重違法違規、失信行為,實際控制人穩定,且未被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名單;
3.行業屬性符合證券交易所上市板塊條件和要求。
二、申報時間
2022年9月23日至2022年10月21日
三、入庫標準
(一)儲備庫/培育庫入庫條件
1.財務條件:
(1)擬境內主板上市企業財務條件需同時滿足:①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或近兩個會計年度平均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②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利潤,或近兩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不低于1000萬。
(2)擬在境內外其他主要證券交易所主要板塊上市企業財務條件需同時滿足:①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或近兩個會計年度平均營業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②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利潤,或近兩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不低于500萬;③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或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累計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1000萬。
2.資質條件:
鼓勵在細分行業領先,有較強科創屬性和發展潛力的企業積極申報,申報企業至少滿足下述條件之一:
(1)獲“單項冠軍”示范/“單項冠軍”產品/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經國家部委認定有效期內的相關資質的企業;
(2)獲省級專精特新/省級機器人骨干/省級機器人培育企業等,經省級有關部門認定有效期內的相關資質的企業;
(3)擁有經認定的市級及以上研發中心或實驗室;
(4)獲市制造業單項冠軍/市專精特新等,經市級有關部門認定有效期內的相關資質的企業;
(5)至少擁有1項以上的有效專利(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或軟件著作權;
(6)企業主導產品在國內外細分行業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細分市場占有率位于全省前10位。
(二)儲備庫入庫標準
申請納入儲備庫企業在滿足財務條件的基礎上,評審專家結合申報企業滿足的資質條件數量的情況,制定年度儲備庫入庫評分標準,確定申報企業的評審成績,形成本年度儲備庫擬入庫企業名單。
(三)培育庫入庫標準
1.申報培育庫企業除滿足財務條件和資質條件外,需至少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新三板創新層掛牌企業;
(2)已申報證監局輔導的企業;
(3)已制訂詳細的上市計劃,成立專門的工作團隊,并與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確定財務報告期并已進入現場盡職調查階段的企業。
2.評審專家結合本年申報企業滿足的資質條件數量的情況,制定年度培育庫入庫評分標準,確定申報企業的評審成績,形成本年度培育庫擬入庫企業名單。
(四)上市庫入庫標準
企業已在境內和香港、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納斯達克等境外主要證券交易所完成公開發行上市的納入上市企業庫。
,專注政府扶持項目咨詢十余載,是國內專業的中小企業綜合服務運營商,如果您的企業想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府項目補貼申報、企業貫標、國內外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等知識產權相關項目申報,卻遇到許多難關,不知道申報條件、不熟悉申報流程、不了解申報關鍵、不清楚能否通過等,請聯系,這些困難由我們幫您解決。如果想要提高申報成功率,也請聯系。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