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非遺申報!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條件、各市專項資金補助匯總
介紹湖北省費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條件、專項資金補助政策如下,申報參考,需要針對企業分析歡迎聯系項目老師咨詢,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山市各地項目政策搜集分析規劃專業服務。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總部合肥,分公司:安慶、宿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即日起,注冊網,2023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湖北省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條件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
(1)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2)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3)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
(4)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5)傳統體育和游藝;
(6)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采取認定、記錄、建檔等措施予以保存,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采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獎勵補助
組織管理費是指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管理工作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規劃編制、調查研究、宣傳出版、培訓、數據庫建設、咨詢、實物征集等。
保護補助費是指補助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性活動及組織管理工作獎勵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
(1)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補助費,主要補助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關的搶救性記錄和保存、傳承活動、理論及技藝研究、展示推廣、民俗活動支出等。
(2)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補助費,用于補助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的支出。
(3)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補助費,主要補助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相關的調查研究、規劃編制、傳習設施租借或修繕、普及教育、宣傳支出等。
(4)組織管理工作獎勵經費,主要用于組織管理工作成績突出單位給予適當獎勵。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程序
各地財政部門會同當地文化主管部門按照現行財政管理級次以財政部門文件向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申報;省直單位、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直接向省財政廳、省文化廳提出申報。
凡越級上報、逾期上報的,省財政廳、省文化廳均不受理。
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組織專家,對當年項目申報材料進行審核,提出補助項目建議名單,并根據當年保護經費預算總額,確定項目補助額度。
省財政每年9月30日之前將專項資金轉移支付指標下達各地。各地財政部門收到專項經費指標后,應在10個工作日內按國庫集中支付要求將經費撥付到位,省直單位用款按照國庫集中收付有關管理辦法和規定執行。
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補助經費,由省財政調整預算指標到省文化廳,省文化廳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將資金撥付到各市(州)縣財政局財政專戶,由各市(州)縣文化主管部門根據國庫集中支付有關規定將資金撥付到傳承人個人帳戶。
保護補助費的申報單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具有固定的工作場所;
(3)具有專門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人員;
(4)具有科學的工作計劃和合理的資金需求。
湖北省費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條件、專項資金補助政策介紹到此,各市對政策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聯系小編咨詢溝通。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科技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