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布可用于碳稅制度下的國際碳信用資格清單
2023年12月19日
該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概述了新加坡公司可用于抵消最多5%的碳稅義務的國際碳信用。
新加坡,2023年12月19日——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環(huán)境部(MSE)和國家環(huán)境局(NEA)發(fā)布了國際碳信用(ICC)框架下的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該清單將于2024年1月1日生效。
ICC框架將允許承擔碳稅義務的新加坡公司使用符合條件的ICC來抵消其應稅排放量的5%。ICC框架于2022年11月推出,同時根據2022年碳定價(修訂)法案將碳稅率從目前的5新幣逐步提高到2024年和2025年的每噸25新幣,以及2026年及以后得每噸45新幣。
2023年10月,MSE和NEA制定了ICC框架下的資格標準(Eligibility Criteria)要求國際碳信用符合七項國際公認的原則(具體見表2),以證明高度的環(huán)境完整性,及代表是在《巴黎協(xié)定》第6條規(guī)定的事件范圍內發(fā)生的減排或清除。
ICC框架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
在資格標準(Eligibility Criteria)公布后,政府制定了一份符合資格標準(Eligibility Criteria)的合格東道國/碳信用計劃和方法學清單。國家能源局作為新加坡碳稅制度的管理者,將不時審查和更新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尤其是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將每年進行審查,以保持相關性并根據最新的科學和證據維護高歡完整性標準。這將包括增加或刪除碳信用計劃和方法學。
本次發(fā)布的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見下。
表1-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
在本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發(fā)布之前,巴布亞新幾內亞與新加坡簽署了《巴黎協(xié)定》第6條下的碳信用合作實施協(xié)議。每個東道國的合格的碳信用計劃和方法學可能不同,因為東道國也有自己的標準。每個東道國的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將根據各自的實施協(xié)議文件達成一致,該協(xié)議文件會規(guī)定符合第6條的碳信用產生和國際轉讓的框架和程序。
另外,為符合第6條規(guī)則,新加坡的資格標準(Eligibility Criteria)要求ICC獲得東道的授權進行調整調整(CA),并且減排量或清除量是發(fā)生在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期間。
表2-ICC資格標準(Eligibility Criteria)
新加坡還與其他國家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并努力實現實施協(xié)定,包括不丹、柬埔寨、智利、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共和國、印度尼西亞、肯尼亞、蒙古、摩洛哥、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和斯里蘭卡。同時,新加坡也在與巴西、文萊和泰國等其他幾個國家進行積極合作溝通。
新加坡國家能源局也已經與五個碳信用計劃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利用其能力確保根據其計劃發(fā)行的、隨后可用于抵消應稅排放的ICC得到強有力的審定、核查、簽發(fā)與注銷。這些計劃包括GS、VCS、GCC、ACR和REDD+交易架構。當然,未來更多的機制加入到伙伴關系中也應該是歡迎的。
之前碳主發(fā)布的關于聯合國制定自愿碳信用(VCC)使用規(guī)則的文章(明確自愿碳信用(VCC)使用規(guī)則 I 聯合國:呼吁所有現有和新的凈零自愿倡議相應調整和修訂標準!)你們還有印象嗎,規(guī)則編制組--聯合國非國家實體凈零排放承諾高級別專家組的Ms Catherine McKenna是新加坡碳信用國際專家組(IAPCC)的主席,所以新加坡在《巴黎協(xié)定》下使用第6條與自愿碳市場(VCM)的關系與應用我們心中應該有數了。
最后,碳主查了下本次資格清單(Eligibility List)涉及的合作東道國巴布新幾內亞在此次允許的信用機制GS與VCS下的項目情況,之前沒多少,項目一共12個。
4個GS,8個VC;
6個REDD+,2個廢水甲烷回收,2個生物質能利用,2個爐灶;
簽發(fā)了約250萬噸的碳信用出來,基本上都是來自REDD+項目。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yè)企業(yè)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yè)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guī)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yè)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guī)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huán)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yè)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guī),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jiān)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fā)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