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前言
二、科創新知
2.1 北上深科創實力強勁,科創企業聚焦機械設備
2.2 2023年度科創板上市公司勇攀科研高峰
2.3 我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近5年增速全球第一
三、知產訴訟
3.1 最高院改判格力與奧克斯專利糾紛案
3.2 蘋果手表在美恢復銷售,專利糾紛仍在進行中
3.3 美光、福建晉華訴訟全球和解!
四、知產主體薈萃
小米汽車、北汽新能源、煙臺大學
五、結語
前言
創新帶來的技術進步孕育了新的市場格局,知識產權作為活躍要素,持續參與到知識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之中。隨著知識產權問題關注度持續攀升,本欄目將每周整理科創產業最新風向,梳理知產訴訟發展脈絡,萃取創新主體最新動態,依托前沿的行業洞察共同挖掘當下知識產權市場的趨勢變化,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本周動態中,機械設備行業、綠色低碳行業、科創板上市公司展現了其創新創造活力,彰顯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硬實力。這些科技創新成果將拓展全球科技與產業創新的新方向、新格局。家電、傳感器、半導體等行業知產訴訟均有了最新進展。另外,不同校企主體在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展開了知識產權的合作與運用。
科創新知
北上深科創實力強勁,科創企業聚焦機械設備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其聯合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對中國城市專利論文數據、科創企業數據、城市綜合數據等進行跟蹤分析,發布了《2023中國城市科創實力調研》。該報告顯示,我國科創型企業集聚度最高的領域是機械設備,集聚地區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全國城市科創實力總值前三,蘇州、杭州、廣州、天津、南京、武漢、合肥同樣榜上有名。當下科技創新正值活躍時期,城市則是科技研發轉化的重要載體,城市加速技術變革、產業升級來提高自身科創實力刻不容緩。
2023年度科創板上市公司勇攀科研高峰
新華財經對2023年度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科創成果進行了年度盤點。科創板上市公司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成為了國家科技實力提升的注腳。在盤點中提到,龍芯中科創造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通用處理器,君實生物首個自主研發和生產的創新藥順利出海,金山辦公用AI賦能辦公軟件進入智能時代,中無人機自主研制的國產“翼龍”系列無人機產品形成譜系化,格科微5000萬像素圖像傳感器產品研發成功等等。科創板上市企業作為我國科研的領頭兵,不斷創新自身科研成果培育我國硬科技的創新土壤。
我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近5年增速全球第一
在綠色低碳產業中的固態電池領域,截至今年5月,全球固態電池關鍵技術專利申請量為20798項,其中中國有7640項,占比達36.7%;近5年,我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而據澎湃新聞報道,日經新聞與專利調查公司Patent Result曾合作調查全固態電池的專利數量,在前5家企業中,4家是日本企業,中韓企業都在奮力趕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電池技術的創新周期大約是30年,全固態電池的技術或許在2030年達到成熟。
知產訴訟
最高院改判格力與奧克斯專利糾紛案
12月27日,格力發表聲明稱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已于2023年12月7日、8日就該系列案件作出二審終審裁判,判決奧克斯購買的專利不符合授權條件,應予無效;裁定撤銷寧波中院、杭州中院有關判決,駁回奧克斯的起訴。據悉,奧克斯于2018年在日本東芝開利株式會社購買ZL00811303.3號發明專利,并在寧波中院、杭州中院起訴格力電器侵權,被分別判賠9600萬、7060萬、3303萬、2500萬。如今,最高院判決奧克斯購買的專利無效,并駁回奧克斯的起訴,格力在這場專利訴訟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蘋果手表在美恢復銷售,專利糾紛仍在進行中
新浪財經消息,12月26日,蘋果公司向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起上訴,要求暫停或撤銷ITC的禁令。第二日,美國華盛頓的一個上訴法庭便暫停了ITC對蘋果公司部分智能手表的禁令。在一個星期前也就是12月20日,ITC曾否決了蘋果公司要求推遲對部分高端蘋果手表實施進口禁令的動議,蘋果公司只能在21日于官網停售Apple Watch Series 9和Apple Watch Ultra 2.如今,禁令暫停意味著蘋果在短暫的禁售后又可以恢復銷售了。一切事件的起因是蘋果與Masimo的關于血氧傳感器技術的專利糾紛,ITC曾對此作出的裁決為:蘋果公司含有血氧測量功能的Apple Watch侵犯了Masimo的血氧技術專利,侵權產品將被禁止進口到美國。
美光、福建晉華訴訟全球和解!
知聯社消息,12月24日,美國存儲芯片公司美光科技已與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就雙方長達六年的商業秘密和系列專利訴訟達成和解。據悉,2016年福建晉華與中國臺灣企業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技術合作,協議簽署后有三名美光的高管離職后入職聯電,引發了一場關聯三方的商業秘密案疑云。2017年9月,美光在中國臺灣控告聯電,同年12月,又在美國起訴福建晉華與聯電。2021年11月,聯電率先和美光達成和解協議,雙方將各自撤回提出的訴訟,同時聯電將向美光一次支付金額保密的和解金。如今,美光與福建晉華也達成和解意向,將逐步在全球范圍內各自撤回對對方的指控,并結束彼此之間的所有訴訟。
知產主體薈萃
小米汽車:小米汽車已研發三代動力電機技術,在電機電控領域的技術創新已申請155項專利,已授權60項專利。[1]。
北汽新能源:在國家商標局的最新公告中,華為已向北汽新能源轉讓多枚“STELATO”商標,類別為第12類,目前,轉讓/移轉申請已被核準[2]。
煙臺大學:中國首個抗抑郁1類化學新藥——若欣林®現身山東省高校產教融合洽談會,展示校企產教融合的豐碩成果[3]。
結語
整體來看,2023年的科創力量不容小覷。不論是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升級,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扶搖直上,類似于龍芯中科、君實生物、金山辦公、中無人機、格科微、中國科學院、煙臺大學這樣的校企單位點燃了科技創新的火熱氛圍,開展了科研技術的創新。與創新相伴隨,知識產權訴訟也此起彼伏。最高院改判格力與奧克斯專利糾紛案、蘋果手表在美恢復銷售,專利糾紛仍在進行中、美光、福建晉華訴訟全球和解!樁樁訴訟都在說明專利的質量與數量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企業要學會用知識產權訴訟堅決維護自身的權益。除此之外,小米汽車、北汽新能源、煙臺大學等校企主體的知產動態表現出色。未來,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會碰撞出怎樣的新火花,本欄目將繼續關注。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