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2023年組織開展的“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點擊查看),并發布了“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地方典型經驗,浙江、江蘇、河北、山東、山西、福建、上海、廣西、新疆9個省份入選。認證君分期發布典型經驗,供學習借鑒。本期3個案例如下:
山東:黨建牽引帶動,多措并舉跟進,助力小微企業質量管
理提檔升級
山東堅持黨建引領、黨建共建、聚能優服,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提升行動,推動機關黨建和提升行動整體推進、共建互促,著力完善工作體系、深化幫扶創新、強化宣傳引導,持續推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提升行動提檔升級。
一是精心策劃,打造堅強戰斗堡壘。強化組織統籌,將提升行動納入《山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等 18 個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強化部門協調,山東省局會同發改、工信等 8 個省直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數字金融惠企行動方案》等 11 個政策文件,為提升行動在長期規劃、資金支持、部門協同和結果采信等方面注入強大動力。強化上下 聯動推進,發揮政策“指揮棒”作用,將提升行動作為年度重點工作,納入各市政府創建“質量強市”“質量強縣”評價指標,制定印發實施方案,全省上下齊心協力、協同推進提升行動。
二是精細謀劃,打好提升宣傳組合拳。通過電視、報紙等主流媒體,借助“質量月”“世界認可日”等現場活動,開展廣泛宣傳。在《中國質量報》等主流媒體刊發 20 篇提升行動新聞報道,通過山東衛視《新聞聯播》和各地方電視媒體報道 22 次提升成效。省市市場監管媒體矩陣開展宣傳,省局開設提升宣傳專欄,建立總局“小微企業質量管理 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服務平臺”和“百萬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培訓平臺”鏈接,實現了“一站式”培訓服務。各地市制作宣傳視頻、科普連載漫畫、宣傳海報,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開展宣傳。全省刊發各類新聞宣傳報道 336 篇,發放宣傳材料 2. 9 萬份。
三是精準施策,打造質量幫扶先鋒隊。省局召集 90 名技術專家組成提升行動服務隊,針對小微企業質量提升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大力開展質量幫扶。省局開展“提升行動”系列培訓,完善檢企對接服務機制, 建立“質量驛站”,聯合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濟南市局共同舉辦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起步區高質量發展對話活動。青島發布 《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成熟度評價準則》標準,對企業管理體系運行的優勢和不足進行量化評價。濟寧、聊城、德州等市開展“質 量構筑信任認證賦能發展”等主題的提升行動巡講,幫助企業建立管理體系,制定程序文件,完善工藝管理,切實提升小微企業“獲 得感”。全省開展公益培訓、座談 534 余場次,培訓企業 6. 5 萬家次,培訓人員 12. 5 萬人次。
四是精確定位,推進區域產業協同提升。各地市聚焦地方產業特色制定區域產業提升方案,形成了濟 南市平陰縣玫瑰產業、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智能家電產業、棗莊市鋰電池產業等 15 個縣(區)域產業提升方案。聚焦建立長效機制,分行業組織編制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應用指南和優良案例。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形成了批發及零售行業、食品生產行業、運輸和倉儲行業、膠合板行業等 8 個行業提升指南,涌現了德州健身器 材、聊城電纜、東營剎車片、臨沂木業、濱州廚具等行業提升優秀 案例。
山西:幫扶賦能專業鎮,助力企業促發展,鍛造產業興品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和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 升行動的通知》(國市監認證〔2020〕165號)要求,山西省市場監督 管理局堅持“五全為基、六有為要”的總體思路,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提升行動從2020年開始連續四年與全省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相融合,聚焦服務山西特色專業鎮,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推送、直達惠享,打通堵點”工作原則,綜合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優勢,匯聚能量,夯實基礎,助力發展,鍛造縣域經濟長板優勢,推動產業轉型和鄉村振興,助力專業鎮產業集群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幫扶為抓手,聚力專業鎮發展。提升行動開展以來,“政府支持引導、 部門上下聯動、機構主動跟進、企業積極參與”工作機制與市場監 管牽頭的“1+N”多部門協作聯動工作制度已成一體,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主動與政府部門聯系,從收集專業鎮政策到將小微企業提 升行動納入促進專業鎮發展政策中,在助企紓困、收費減免、技術支撐、入企幫扶等方面出臺政策措施,梳理匯總“政策工具包”,強化宣傳發動,提升小微企業參與提升行動意愿,指導認證機構、商會協會等深入企業開展各類直通式、精準化幫扶。2023年,各級政府部門出臺激勵政策76項,精準幫扶小微企業2456家,總結形成實踐案例268個,編制行業實施指南14個,提升行動已覆蓋全省十大省級特色專業鎮,認證結果被“專精特新”、綠色降碳、節能、養老服務、金融信貸等政策采信,財政補貼1427. 3萬元,金融信貸超10億,為專業鎮發展匯聚發展能量。
二是以認證為起點,融入小微企業 發展。不同行業需求,不同發展需求,需要提供不同專業服務。各級市市場監管部門、認證機構及技術專家深入專業鎮企業考察調研,研究探討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綜合運用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知識產權等要素資源,以認證提升行動為抓手,夯實企業的質量管理基礎。2023年,自愿參與山西省提升行動的認證 機構143家,完成了37個認證規則和49個地標、團標的制定,梳理小微企業痛點問題931個,有效解決861個,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企業1537家,渾源黃芪區域試點被幫扶企業產品質量穩定提高,交驗一次合格率100%,顧客滿意度98. 6%。
三是以提升行動為支點,鍛造區域產業品牌。提升行動中,從區域產業發展維度出發,深度運用“認證+標準+品牌”技術幫扶模式,堅持質量引領、以質取勝,推動質量、標準、品牌深度融合,提升產品創新和產業競爭力,打造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品牌,促進專業鎮提檔升級,實現品牌興“鎮”。2023年,27家專業鎮企業獲得“山西精品”認證證書、10家獲得“山西標準”標識證書,占全省區域品牌認證企業總數的40%,實現了質量和品牌雙提升。
福建:監督和激勵并舉,提升機構幫扶質效
認證機構和輔導老師的能力水平是認證提升行動是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福建省局堅持“始于需求、終于成效”的服務理念,在做好組織發動、政策支持、宣傳培訓的基礎上,構建“監督+激勵”雙重機制,聚焦認證機構服務質量,著眼輔導老師業務能力,推動認證提升行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監督,讓服務態度好起來,讓服務質量提上去。為縮小各認證機構服務能力差距,導入對認證機構和輔導老師監督機制,編制《福建省小微企業認證提升 行動輔導手冊》,從輔導老師資質要求、輔導過程實施進度、輔導結 果驗收要點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一是在認證提升行動開展前, 對認證機構能力和輔導老師資質進行審核把關,對輔導老師統一管理,形成《福建省認證提升行動輔導專家庫》,適時開展交流研討培訓;二是在認證提升行動實施過程中,對現場輔導實行“簽到打 卡”,注重各輔導階段的過程控制,要求認證機構每月底提交《小微 企業認證提升行動月度總結表》,匯總當月輔導成效、服務進度、意見建議等情況,由省局組織評估分析并通報;三是在認證提升行動驗收總結時,由各地市局組織開展驗收,完成《福建省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現場驗收表》,對認證機構服務質效進行評價,省局隨機抽取部分已驗收企業進行復查,確保高質高效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激勵,驅動認證機構發展動力,激發輔導老師職業自豪。一方面,編制《小微企業認證提升行動認證機構年度考評準則》,構建認證機構和輔導老師表彰激勵機制。組織專家開展全國和全省優良案例評審推薦工作,在案例交流研討過程中,提升輔導老師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對照認證機構輔導成效和評審標準,評選優良機構和優秀輔導老師,下發《福建省市場監管局關于“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工作質量評估情況的通報》,公布全省認證提升行動優良案例、優秀機構和優秀輔導老師。通過樹立先進典型、發揮引領作用,提升各認證機構和輔導老師的職業自豪感。
構建監督和激勵機制后,認證機構服務進度由36. 3%提升至 92. 8%,全省共有 4 家主機構積極參與,近兩年每年都有 3 家新參與認證提升行動的機構加入,共有 4 個優秀案例被總局通報表揚,認證機構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帶來幫扶成效的顯著提高。如:莆田市寶得服 飾有限公司產品返修率由 17. 2%下降至 10. 6%,每月可因此為公司節省成本近 8 萬元;福建省晉江市碧圣建材有限公司陶瓷瓷磚次品率減少 2%左右,可產生經濟效益近 200 萬元;漳州市新歐樂食品有限公司客訴率下降了約 33%,減少損失近 15. 6 萬元;泉州石獅相關企業牛仔褲 “易開裂”痛點問題的解決,每年減少近 25 萬元的經濟損失。企業認可度和配合度持續上升,輔導老師“獲得感”和“使命感”進一步 增強,認證機構和幫扶企業相互依存、攜手并進、共同進步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