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歐盟CE認證的流程
CE認證是什么
CE認證在歐盟市場(歐盟成員國/土耳其)屬于強制性認證,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不論是歐盟內部企業生產的產品,還是其他國家生產的產品,要想在歐盟市場上自由流通,就必須加貼“CE”標志,以表明產品符合歐盟《技術協調與標準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這是歐盟法律對產品提出的一種強制性要求。
注:CE只限于產品不危及人類、動物和貨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而不是一般質量要求。
歐盟27個成員國: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丹麥、德國、愛沙尼亞、愛爾蘭、希臘、西班牙、法國、克羅地亞、意大利、塞浦路斯, 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匈牙利、馬耳他、荷蘭、奧地利、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芬蘭和瑞典
CE標志的意義
用CE縮略詞為符號加貼CE標志的產品符合有關歐洲指令規定的主要要求,并用以證實該產品已通過了相應的合格評定程序和/或制造商的合格聲明,真正成為產品被允許進入歐共體市場銷售的通行證。有關指令要求加貼CE標志的工業產品,沒有CE標志的,不得上市銷售。已加貼CE標志進入市場的產品,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責令從市場收回,持續違反指令有關CE標志規定的,將被限制或禁止進入歐盟市場或被迫退出市場。
注意:CE標志是安全合格標志而非質量合格標志
常見的CE認證指令
詳細CE認證指令/法規介紹請參考:
MD機械指令
LVD低電壓指令
EMC電磁兼容指令
PED壓力指令
CPR建材法規
PPE個人防護法規
RED無線指令
MDD醫療指令
NED噪音指令
LIFT電梯指令
ATEX防爆指令
ERP能效指令
GPSD一般產品安全
常見CE認證問題:
1. CE認證有什么用?
CE認證是進入歐洲市場的自由通行證。做了CE認證主要有以下好處:
1) 貼有CE認證的產品會大大增加消費者的信任感,提高企業國內國際形象。
2) 同時CE認證標志也可以視為企業對消費者的一種承諾,表明產品滿足了歐盟相關指令的基本安全健康要求還有以下好處
3) 通過CE認證并粘貼CE認證標志,產品就可以進入歐盟近30個成員國自由銷售,無需符合每個國家的要求。
4) 提供同行業產品的競爭力。
2. CE證書的有效期是多長?
CE認證是根據產品的風險性來進行相關的測試與認證,因此CE認證證書的有效性也是根據產品的風險性、相關的標準及指令、制造商的產品生產工藝和原材料是否有重在變化,而決定CE的有效性,如果都沒有重大變化,證書是一直有效性的,對于風險性比較高的產品,每年要進行持續的FPC來保持證書的有效性。
3. CE證書到期怎么辦?
一般來說證書到期分幾種情況:
1) 只是單純的證書有效期到了,指令標準都沒有更新,產品也沒什么變化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向發證機構申請續證。
2) 證書有效期到了,部分產品標準更新,可根據新標準要求評估來決定是重新認證還是續證
3) 證書指令標準都已過期,需要按新的標準和指令要求重新申請CE證書
4. CE認證的流程?
1) 申請人填寫CE認證申請表并提交,產品使用說明書和相關技術文件
2) 確定CE認證指令以及認證標準并報價
3) 申請人確認報價并安排首款,準備樣機及安排測試
4) 測試以及測試問題整改
5) 技術文件審閱, 技術文件審閱包括:a文件是否齊全。b文件是否按歐共體官方語言(英語、德語或法語)書寫。 C. 文件是否滿足標準要求
6) 資料提交國外審核
7) 國外頒發CE證書
8) 申請人安排尾款
9) 我司提供產品測試報告或技術文件(TCF),以及CE符合證明(COC),及CE標志。
10) 申請人簽署CE保證自我聲明,并在產品上貼附CE標示。
5. CE認證要準備什么資料?
1) 說明書
2) 機械圖紙如安裝圖、總裝圖、潤滑圖等
3) 電氣圖紙(原理圖、電氣清單、接線圖、布局圖等)
4) 申請的多個型號之間的差異表
5) 關鍵元部件的ce證書掃描件
6) 其他具體標準中需要的資料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