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內外專利行政主管部門、各大跨國企業,以及經紀服務機構的工作為我們探索如何對專利進行分級進行專利分級提供了珍貴的經驗。本期我們來了解其中幾種典型的分級體系。
TRIZ理論中的專利分級方法
TRIZ理論中從技術的S曲線到發明的分級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TRIZ理論是根據發明創新的程度進行劃分的經典的專利等級劃分方法。
基于TRIZ理論,所建立的分級方法如下:
第1級:多數為參數優化類的小型發明,一般為通常的設計或對已有系統的簡單改進;第2級:通過解決一個技術矛盾對已有系統進行少量改進;第3級:對已有系統的根本性進行改進;第4級:采用全新的原理完成對已有系統基本功能的創新。第5級:罕見的科學原理導致一種新系統的發明、發現。
但利用TRIZ分級方法對專利等級進行判斷的時候,也存在如下的一些問題:
由于其引入較為主觀的標準,例如什么種類的工程知識才足以形成發明;是否有任何矛盾通過發明解決了;需要反復嘗試的次數。而對于這些標準的界定并從專利中提取這些內容來說顯得相當主觀的。其次,對于Altshuller的五級等級劃分提供了不同的解釋在不同的參考文獻及出版物中的記載彼此之間區別很大,也給分級工作帶來不少困惑。
日立公司專利分級管理方案
以日立為例[1]。日立是來自日本的全球500強綜合跨國集團。數據顯示,日立公司在專利運營收入方面表現突出。自1996年至2002年,日立公司專利相關年收入每年以6%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02年達到588億日元。這都得益于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進一步分析日立的知識產權管理發現,公司的知識產權部門通過密切的協調知識產權戰略與公司的商業戰略以保持自身的盈利能力。
在組織上,日立在其知識產權部門也設立了頂級職位,這也顯示出日立公司計劃從知識產權方面謀求獲利的野心。為了服務其商業戰略,日立公司建立起了一套篩選戰略性發明的策略,并為戰略性專利的技術方案準備詳實的申請文件,優先啟動執行海外申請的審查。例如,為了選出戰略性的專利,日立將專利申請從A到E分為五個級別。
E級:推遲申請專利(defferd patent applications)
這是一些容易被其他公司規避的技術。而且與現有技術相比區別不大。
D級:公共專利(public patents)
這類專利技術具有市場前景且有利可圖,而對于競爭對手來說也具有一定的規避難度。
C級:一般專利(regular patents)
這類專利所涉及的技術是相對其他競爭對手具有領先特性,同時也是其他公司必然使用不能輕易規避的技術。
B級:基礎專利(basic patents)
基礎專利是一類比較重要的專利。這一類專利一旦獲得授權,對于其他公司來說比較難于規避。
A級:戰略性專利(strategic patents)
戰略性專利指的是那些基礎的、必要的發明,原則上在將來的技術和產品上不容易被規避。同時,應該是處于前沿領域的技術和發明,而且應該在技術上能夠實施。
日立公司在日本的企業中先期建立并實施了先進的知識產權管理機制。憑借科學高效的專利資產管理機制,在改進優化專利資產的同時,日立公司也獲得了由專利帶來的豐厚回報。
中科院計算機所分級管理模式
中科院計算所是以科研行政實體和科研方向相結合的粗放型分類管理方式,缺乏系統的評價,以及相應的管理舉措。在面對授權專利是否應該維持,維持多長時間,什么專利可以轉讓,什么專利可以許可,什么專利自己持有等問題時,改變以往只以技術先進性來做簡單評價的方式,提出了基于專利價值分析體系的分級分類管理體系。
基于專利價值分析體系,從技術、法律和經濟三個維度對專利價值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確定專利的級別,并根據不用的級別采取不同的管理和處置措施,以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專利的管理更規范,并從根本上促進專利的轉移轉化。
總體上說,針對不同領域,中科院計算機所建立了一定的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可以規范研究所內部的專利管理流程,有利于形成完整體系。在提升專利質量方面:由于在專利申請前,對專利進行了預先分級分類,這樣在撰寫、答復審查意見以及所內流程和質量監控方面都可以有所側重,因此從源頭上提高了專利質量。在促進成果轉化方面:將專利價值分析融入到常態管理中,在進行專利交易談判時,在不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的情況下,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專業談判人員都能根據分級信息或是根據常態管理中的記錄信息迅速的對專利的價值或價格有一個客觀評價。在規范管理流程方面:根據評價結果,對不同級別的專利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各個階段都留存有分析記錄,合理客觀地管理專利的生命周期。
河北工業大學分級指標體系
王艷領等采用層次分析法對專利的等級劃分進行了研究[2]。專利等級劃分就是通過依據層次分析法把影響專利等級的因素進一步分解,對他們進行評定,給出各自對專利等級工作影響的權重,并建立恰當分級評定標準。最后根據標準對專利進行等級劃分的計算。基于專利的特征,設置的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指標體系框架結構
該分級方法避免了使用非常主觀的標準,減少了Altshuller 的TRIZ分級標準的混亂,初步實現了從可量化的角度對專利進行分級。但是分析其方法不難發現,該方法選取的指標大都是與專利本身相關,缺少了以往市場等維度,比較適用于對于專利的技術等劃分,如果在其他場景下應用,如:許可、交易,該指標體系仍需做適應性修改。
其 他
美國PatentCafe公司——發明評估評級系統
該系統的評價體系涉及5個大的方面,包括:競爭和市場化評估(Competitive and Marketability Analysis);社會以及環境影響評價(Societal Consequences and Impact Analysis);產品設計&工程方法(Product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s)知識產權保護(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alysis);以及法律責任及安全性評估(Legal Liability and Safety Analysis)。
日本特許廳設立的專利評估指標
由5部分構成:基本項目;權利固有評價;轉移流通性評價;事業性評價;綜合評價。日本特許廳設立的專利評估指標,不是對各個專利權換算成貨幣價值而進行評價的,而是關于作為權利的強化或技術的事業性、權利及技術的流通性等進行帶地位性的評價指標。
此外,還有歐洲專利局的IPscore、美國OCEAN TOMO公司的Patent Ratings等系統等。
1.《IntellectualProperty Polic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Japaness Experience inWealth Creation》,Hisamitsu Arai, page.36.
2.王艷領. 專利等級劃分方法的研究與實現[D].河北工業大學,2011.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