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認證與中國企業
SA8000標準體現著當今社會對工商企業發展趨勢的一種期望,從較深層次提供了一個社會組織所應當規范的運作模式,是西方國家的企業己大多自愿遵循的道德標準。長遠來看,SA8000標準可為企業帶來多方面的價值:一是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二是獲得出口銷售競爭優勢;三是改善企業與公眾、政府和民間組織的關系;四是提高生產率,有效地吸引人才并使員工發揮出較高的績效;五是優化與企業客戶的關系,穩定和持久交易關系。就長期而言,這一標準會作為一種外力,促使企業在追求生產效益的同時,也在環境保護與勞動保護上下功夫。許多企業對這項標準也表示了類似的積極態度。針對企業產生的這種危機,企業首先要增加對自身的要求,增加對社會的責任感,中小企業尤其應該有一種長遠的發展觀點,自覺地把這些要求納入到自己的管理要求里面。同時也可以學習跨國公司先進的管理理念,把對社會的責任當作是自己的一種責任,"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
當前SA8000對國內企業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國內企業與國際通行標準有較大的現實差距,存在著客觀條件的限制和主觀認識上的誤區困擾;消費者、政府和民間組織側重點在短期利益上的過度關注,無形中縱容了企業以犧牲環境、員工與社會的長遠利益為代價獲取眼前的利潤;加入WTO后與世界經濟接軌,出口導向性企業首當其沖,發達國家對商品本身及其來源進行更為嚴格的調查,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環保壁壘、人權壁壘等形形色色的出口障礙凸現;海外投資設廠時,在歐美發達國家中SA8000標準已成為社會公認的企業行為準則,社會公眾對企業的評價,重點一是社會責任心;二是名牌產品;三是財務績效和管理。
出口企業為了在采購和消費層面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對勞工標準非常關注的消費者中的銷路,將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勞工條件,爭取SA8000認證。這必然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以及更多的管理費用和成本(SA8000認證一般需要1年的時間,證書有效期為3年,每6個月復查一次)。盡管從成本角度看競爭力將降低,但從獲取認證可以突破國外壁壘角度看,對企業以后的發展是有幫助的。但這對成長中的出口企業而言,仍是超前之痛。SA8000被引入中國的同時,即引發了另一種聲音:此類標準,對于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而言過于超前;也有聲音說,這根本就是一些發達國家試圖阻止中國產品出口的"陰謀",是一種新的"勞工標準壁壘"。這個標準要求過高,不符合中國的國情。這將提高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從而降低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在現階段實行過高標準,將會使得跨國公司不再來中國采購。一批令人警醒的案例,給珠三角和長三角的數十萬家企業敲響了警鐘:不降低成本,可能失去訂單;但過度降低成本,同樣可能失去訂單。另一方面,對于工人來講,雖然采購方的壓力有助于改善自己的待遇,但自己同樣可能因企業成本過高失去訂單,而丟掉飯碗。我們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勞工狀況是中國目前國情下的產物,人道是和歷史時期吻合的,在改善的時候要實事求是地理解中國現狀。
盡管有的國際標準帶有"勞工貿易壁壘"的目的,但是實施企業社會責任是經濟全球化下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中國應該重視并自行加入這個潮流。需要特別強調那種以犧牲勞工利益為代價吸引外資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依靠廉價勞動力獲取的產品競爭力并沒有和中國的經濟增長呈協調發展,這樣的狀況繼續持續的話,不僅會影響企業勞動關系的穩定,而且會危及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穩定。企業在取得利潤時需承擔社會責任,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維護社會公平。要看到SA8000認證對我國企業的影響也不完全是負面的。SA8000具有介乎于合理和不合理之間的雙重性,其標準中涉及的多是產品標準和產品以外的東西,范圍非常廣泛,評定程序復雜,涉及一系列技術、法律、行政管理等各個方面和相關部門。從獲取認證可以突破國外壁壘角度看,通過SA8000認證對企業以后的發展是有幫助的。據不完全估計,1998年以來,我國沿海地區至少已有1.2萬家工廠接受過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審核,有的企業因為表現良好獲得了更多的訂單,也有部分工廠則因為沒有改善而被取消了供應商資格。
SA8000標準一旦實施,受影響較大的當屬那些勞動密集性行業,紡織、服裝、玩具、鞋和化工原料等,這些都是我國現時出口重頭產品。對于很多企業,SA8000是一道新門檻,現時絕大多數企業還處在原始積累階段,特別在一些小廠,加班加點、勞動條件差等現象不可避免。聯系到我國存在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一標準的實施對我國的出口企業殺傷力還是挺大的。按照這個標準,國內企業不能任意延長工作時間、雇傭童工、欠薪等,這些其實都跟我國的勞動法相符合,只要做到遵紀守法,企業通過這個認證應該沒有問題。但對那些經常需要加班的企業來說,如果實施這一標準,無疑對企業的正常運轉會產生影響,甚至有可能無法完成訂單。如果現在就嚴格執行SA8000認證制度,將使我國大部分企業陷入認證危機?! ?
對于"貿易壁壘"一說,現時我國輿情有不同的聲音,但大都承認這對大多數出口企業來說是"一道檻"。在長三角、珠三角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己有宣傳意識和危機感,著手要對現有的勞動法規加強監管,用相應的制度、管理方法來使得本企業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讓我們現有的法律體系跟國際接軌。政府、社會組織及企業有必要及早啟動應對措施,轉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觀念,加強認證意識,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突破西方國家新的貿易壁壘。
一個企業的運作在受到社會條件制約的同時也影響著其所處的環境和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的成功,企業必須兼顧經濟、環境、社會發展三者的利益,尋求平衡發展。因此,在國際采購市場需方的壓力下,企業現實的選擇是通過努力實現達標,申請認證。一是減小國外客戶對供應商的第二方審核,節省費用,增強銷售優勢;二是在更大程度上符合地方法規要求;三是建立國際公約力;四是使消費者對企業和產品培養正面感情;五是使合作伙伴對企業建立長期信心。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