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淺談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要點
科創板在為“硬科技”企業帶來各種政策利好的同時,也將越來越多的擬科創板上市企業以及已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實力”暴露給廣大社會公眾以及這些企業的競爭對手。本文將對包括擬上市企業、申報過程中企業、已上市企業在內的各階段的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要點進行簡要梳理和介紹。
自2023年7月22日正式開市以來,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全新板塊,科創板因其注冊制和科創屬性兩大特點而受到了廣大科技企業以及廣大投資者的極大關注。截至2023年7月7日,已經累計有646家科創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報獲受理,其中有335家企業已經獲準注冊。由于科創板服務“硬科技”的戰略定位,知識產權理所當然成為了科創板的硬指標,因此,對于科創板上市相關企業而言,無論是擬科創板上市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過程中的企業,還是已經成功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而言,知識產權管理都成為了其經營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鑒于此,本文將對包括擬上市企業、申報過程中企業、已上市企業在內的各階段的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要點進行簡要梳理和介紹。
一、科創板對擬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要求
企業科創板上市,需滿足《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等部門規章以及《上海市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等業務規則的規定和要求。其中,《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證監會[2021]第8號公告,下稱《指引》)、《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1號—科創板公司招股說明書》(證監會公告〔2019〕6號,下稱《41號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上證發〔2019〕36號,下稱《審核問答(二)》)等部門規章及業務規則,均對科創板申報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
例如,《指引》對科創屬性進行了可量化的界定,明確了4個常規指標、5個例外條款的科創屬性確定標準,其中,4個常規指標中有一項是“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5個例外條款中有一項是“形成核心技術與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50項以上”。《41號文》第三十三條要求對申報企業獲得的技術專利許可或授權不具有排他性等情況進行披露。《審核問答(二)》中強調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應關注“對發行人業務經營或收入實現重大影響的商標、專利、專有技術以及特許經營權等重要資產或技術存在重大糾紛或訴訟”。
通過歸納可以發現,科創板對擬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要求主要包括兩點:(1)具有與“科創屬性”相匹配的知識產權布局;(2)主營業務不存在知識產權權屬風險和侵權風險。科創板之所以如此關注知識產權,主要是因為如果企業主營業務的知識產權布局不科學或存在知識產權權屬和侵權風險,將極有可能導致企業喪失商業競爭優勢。因此,對于科創板上市企業而言,應當格外重視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
二、科創板上市前的知識產權診斷與準備
對于擬科創板上市企業而言,在決定為科創板上市做準備后就應當盡快引入專業的知識產權輔導機構,并在輔導機構的支持下通過盡職調查等方式對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現狀從制度設計、人員設置等角度進行整體上的風險診斷,識別企業經營各環節可能存在的知識產權風險,形成知識產權風險診斷報告。對于通過診斷發現的企業在生產經營環節可能面臨的各類知識產權風險,應當及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對應的風險防控措施并落地實施。
之所以建議企業聘請專門的上市知識產權輔導機構,原因主要在于:知識產權管理是專業性、技術性、實操性極強的法律細分領域,負責上市法律服務的證券律師無法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即使企業具有專業的知識產權團隊,從避免局限性等角度考量,也建議引入專業的外部知識產權輔導機構。對于知識產權輔導機構,應當選擇熟悉企業主營業務和相關技術,并且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搭建、知識產權布局、訴訟以及FTO等領域具有豐富實操經驗的律師團隊。
在進行知識產權管理風險初步診斷后,擬科創板上市企業應當基于風險診斷報告,至少從如下幾個方面針對性地進行科創板上市前的知識產權準備:
1.優化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團隊
對于企業科創板上市的知識產權管理而言,如果希望取得預期效果,外部知識產權輔導機構與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團隊,實際上一個都不能少。如果企業在計劃科創板上市前還不具備專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團隊,建議根據企業上市前知識產權管理的客觀需求,盡快搭建由專業人士組成的知識產權管理團隊或對當前知識產權管理團隊進行必要的優化,以便更好地與外部知識產權上市輔導機構進行協同。
2. 健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企業應當在輔導機構的支持下,盡快建立健全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和制度。這既是滿足科創板上市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通過制度建立及執行防控自身知識產權管理風險的客觀要求。其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應當嵌入到人力、行政、采購、研發、市場、銷售、投融資等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覆蓋商業秘密、商標、專利、著作權、數據等全部知識產權及相關類型,并按照PDCA原則進行制定和實施。
3.夯實企業主營業務的知識產權布局
科創屬性,是科創板最為核心的問題,直接關系到申報企業能否在科創板順利上市。企業在準備科創板上市過程中,知識產權布局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滿足“科創屬性”對知識產權的基本要求,做好主營業務及核心技術相關的知識產權布局。以專利為例,需要布局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或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0項以上。當然,企業還應當重視并做好其他必要的與企業商業經營相關的知識產權布局,而不能僅關注科創屬性。
4. 開展主營業務知識產權侵權風險
排查與防控
企業應當在上市前做好自身經營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主營業務的知識產權風險排查,通過專利檢索等識別出可能對自身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專利或其他風險知識產權。對于識別出專利侵權風險或其他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的情況,應當及時通過獲取授權、規避設計、提起專利無效等方式,進行相應的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并儲備好合適的律師資源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知識產權爭議。
5. 開展知識產權權屬風險排查與防控
除侵權風險排查外,企業還應當在上市前做好自身知識產權權屬風險的排查,重點排查核心知識產權是否存在權屬爭議風險。對于識別出知識產權權屬風險,應當及時通過協商購買、獲取授權等方式解決掉,以避免在企業上市過程中暴雷。
三、科創板上市中的知識產權披露與應對
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的知識產權工作,主要包括知識產權信息披露、知識產權輿情管理以及知識產權糾紛應對等三個方面的內容。
1.有技巧地進行知識產權信息披露
科創板試行注冊制,核心在于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理念。在信息披露基本原則方面,科創板上市規則明確了信息披露的重大性標準,并且強調了信息披露應當遵循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五大原則。
科創板信息披露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貫穿上市審核、發行承銷以及上市后監管全程。而知識產權信息披露,是科創板信息披露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那么,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應當如何在招股說明書中以及在對上交所審核問詢的回復中對知識產權信息進行披露呢?筆者認為,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信息披露,無論是通過招股說明書進行知識產權信息披露,還是通過對審核問詢的回復進行知識產權信息的披露,都應當在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的指導和支持下進行。
之所以建議在知識產權律師的指導和支持下進行知識產權信息披露,主要是因為知識產權信息的披露通常涉及是否滿足對科創屬性的要求、專利對開展主營業務的作用、知識產權權屬是否存在瑕疵、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核心技術是否存在訴訟糾紛、人員離職是否構成重大變化、核心產品是否具有知識產權等諸多專業問題。
此外,知識產權信息的披露,應當在遵循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等原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業務規則的具體要求的前提下,重點突出能夠體現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知識產權信息。
2.有計劃地進行知識產權輿情管理
科創板上市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相關輿情,特別是有知識產權侵權爭議發生時的知識產權輿情,對企業的品牌形象和上市進程等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企業在準備科創板上市過程中,應當提前儲備好知識產權輿情管理的專業人員(例如公共關系管理專家等)與專業資源(例如媒體等),并在企業上市過程中,有計劃地對相關知識產權輿情進行管理,盡量避免相關輿情對企業的科創板上市以及日常商業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需要特別強調地是,知識產權輿情處理由于具有顯著的知識產權專業特點,應當有專業的知識產權律師參與,以避免對相關輿情的回應不專業或出現明顯錯誤或紕漏,從而導致輿情管理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失控。
3.有準備地進行知識產權糾紛應對
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很可能遭到來自競爭對手或其他知識產權權利人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等知識產權訴訟。例如:敏芯股份、光峰科技、安翰科技、白山云等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均遭遇了專利訴訟,有些公司因為應對得力對上市基本上沒有造成太多負面影響,有些公司則因為應對不力而折戟科創板。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擬科創板上市企業而言,應當提前通過FTO等手段識別自身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并未雨綢繆地提前做好知識產權糾紛的應對準備。例如,對于識別出的風險專利,可以提前做好專利無效準備或適時提起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可以提前嘗試向權利人購買許可,也可以提前對自身相關產品進行規避設計以避免專利侵權風險。此外,擬上市企業還可以提前發掘和準備風險專利的權利人涉嫌侵犯自己一方專利權或其他知識產權的證據甚至起訴材料,用于在遭遇相關權利人發起的侵權訴訟時,及時對相關權利人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等知識產權訴訟,從而形成制衡,為自己贏得談判的籌碼和空間。
四、科創板上市后的知識產權運營與賦能
企業在完成科創板上市后,除持續科學進行知識產權的布局、風控等知識產權常規工作以及按要求進行知識產權相關信息的披露外,應當格外重視利用知識產權為企業的商業經營賦能。利用知識產權和知識產權管理為企業的商業經營賦能,主要包括保障企業商業經營自由、賦能企業創新文化建設、賦能企業財稅管理、賦能企業合作達成、賦能企業形象提升、通過許可訴訟為企業獲取收益等。
其中,保障企業商業經營自由,主要是通過自身良好的知識產權布局和知識產權風控等管理活動,保證企業可以在目標市場自由開展商業經營活動。賦能企業創新文化建設,主要是指通過開展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努力在企業內形成重視創新、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賦能企業財稅管理,主要是指利用知識產權助力企業實現某些方面的稅收節約,包括利用高新技術企業政策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享受軟件產品的增值稅優惠等。賦能企業合作達成,主要是指在對外合作過程中,通過向合作伙伴恰當地展示自身知識產權實力促進合作的達成。賦能企業形象提升,主要是指可以通過適當的知識產權宣傳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例如:某包裝企業在某次營銷中就將宣傳語設計為“你看到的只是一包牛奶,保護這包牛奶,我們全球有5000多項專利”,從而通過宣傳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業自身的科技創新形象。通過訴訟許可為企業獲取收益,則是指通過知識產權許可或訴訟等方式,為企業獲取知識產權許可金或知識產權損害賠償金。
實際上,知識產權的運營和賦能應當貫穿于企業的各個發展階段,此處強調企業科創板上市后的知識產權運營和賦能,主要是因為上市后企業發展往往進入快車道,應當更加重視知識產權的運營和賦能。
五、結語
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擬科創板上市企業的上市前景和商業前景。科創板在為“硬科技”企業帶來各種政策利好的同時,也將越來越多的擬科創板上市企業以及已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實力”暴露給廣大社會公眾以及這些企業的競爭對手。相關企業只有不斷夯實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實力,把握住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要點,才能真正利用知識產權為企業的商業經營賦能,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