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綠色供應鏈 如何建立綠色供應鏈體系
詳情登錄:環保管家服務平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供應鏈的發展,多次提出要推進供應鏈創新,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供應鏈。2017年10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意見》中對于我國供應鏈發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安排,要求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應鏈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為根本路徑,以信息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支撐,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提升產業集成和協同水平,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意見》指出,大力倡導綠色制造,推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在汽車、電器電子、通信、大型成套裝備及機械等行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強化供應鏈的綠色監管,探索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鼓勵采購綠色產品和服務,積極扶植綠色產業,推動形成綠色制造供應鏈體系。
環保部《關于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鼓勵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各相關環保部門應把好規劃和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引導各工業園區按照產業定位,建設和引進產業鏈接或延伸的關鍵項目,逐步實現項目、企業和產業的清潔化、循環化、生態化改造,促進原料投入和廢物排放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以及危險廢物的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對于電子電器、汽車、鋼鐵、制革、紡織等產業鏈條完備、集群發展特色突出的園區,積極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通過刺激下游綠色采購,倒逼產業鏈上游的供應商、采購商采取節能環保措施,對產品設計、原料選擇、制造過程、物流、回收以及最終處置等環節進行綠色改造,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綠色供應鏈廣義上指的是要求供應商其產品與環境相關的管理,亦即將環保原則納入供應商管理機制中,其目的是讓本身的產品更具有環保概念,提升市場的競爭力。在做法上,有些企業提出以環境為訴求的采購方案、績效原則或評估過程,讓所有或大部分的供應商遵循。而另一些企業則研訂對環境有害物質的種類并列出清單,要求供應商使用的原料、包裝或污染排放中不得含有清單所列物資。如知名的運動鞋制造商耐吉公司為配合環保訴求,于1998年淘汰對聚氯乙烯做為其產品的主要材料,并要求供應商,原因是聚氯乙烯焚化處理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戴奧辛。
來源:環保管家服務平臺
近年來,世界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尤其是中國,隨著經濟財富的增加,消耗的資源也越來越多,資源浪費與環境破壞事件頻繁發生。圍繞生態環境問題,人類社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滿足子孫后代需要之能力構成危害。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視為人類社會存在的兩大基石,兩者缺一不可。而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簡稱GSCM)正是將“綠色”或“環境意識”與“經濟發展”兩者并重的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
生態環境部等八部門聯合發文引導綠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通報,商務部、生態環境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將構建綠色供應鏈列為重點任務,引導地方和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該負責人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綠色供應鏈構建工作,納入供給側改革等重要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在綠色低碳和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推進綠色發展中,要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中,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綠色供應鏈的構建,將有效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服務和支撐十九大報告明確的這些重要改革工作。一方面,地方政府既要強化政府綠色采購等行為,率先垂范,又要建章立制,為綠色供應鏈提供制度保障,最終將治理環境的壓力、綠色發展的動力傳導到產業鏈條上的每個企業。另一方面,綠色供應鏈上的每家企業,無論是供應商還是采購商,都要全面履行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實現環境成本合理分擔、環境風險整體防控,爭取消費者和公眾“以腳投票”予以支持,從而獲得更為穩定、長久、可持續的市場競爭力。
來源:環保管家服務平臺
該負責人指出,去年10月,國辦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也明確,要通過大力倡導綠色制造、積極推行綠色流通、建立逆向物流體系等途徑,倡導和構建綠色供應鏈。此次八部門聯合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將有效落實該指導意見。
試點包括城市、企業兩類主體。試點城市要從四個方面構建綠色供應鏈:一是深化政府綠色采購,優先采購和使用節能、節水、節材等環保產品、設備和設施,并建立相應的考核體系;二是建立綠色供應鏈制度,研究制定重點產業企業綠色供應鏈構建指南,建立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等制度,依法依規公開供應鏈全環節的環境違法信息。三是推動環境保護行業發展,支持環境保護技術裝備、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服務等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四是推進綠色消費,加大對綠色產品、綠色包裝的宣傳力度,鼓勵開展“快遞業+回收業”定向合作,引導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費理念,培育綠色消費市場。
試點企業則要以全過程、全鏈條、全環節的綠色發展為導向,優先采購和使用節能、節水、節材等環保產品、設備和設施,促進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供應鏈。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積極指導地方環保部門,配合商務部門推進試點,不斷總結、提煉地方政府和企業綠色供應鏈工作經驗,制定相關標準規范,引導更多地方和企業加快構建綠色供應鏈,并將健全綠色供應鏈的政策法規體系。
來源:環保管家服務平臺
結語:
對于企業而言,綠色供應鏈管理不應是一種強制性實施的環保策略,可以與企業的經濟利益相一致,它不僅是一個社會效益顯著的行為,也是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當前的企業既注重其競爭能力也注重自身的社會形象。越來越多的重要客戶已提出作為供應商應該擁有一整套有效的環境管理措施。綠色供應鏈可以避免資源浪費,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給企業帶來良好的聲譽和綠色產品的品牌形象,擴大產品市場。生產原料的節約降低了最終產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從而最終消費者只需付出更低廉的價格就能得到更安全、更環保的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將全面改善或美化企業員工的工作環境,既可改善員工的健康狀況和提高工作安全性,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又可使員工心情舒暢,有助于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效率,以創造出更大的利潤;進一步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社會形象,為企業增添無形資產。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