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氣補貼標準
小編是達州人,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氣都”達州。過年回家的時候小編看到老家的奶奶家里裝上了天然氣。農村“煤改氣”作為一項重大環保工程,從2017年的緊鑼密鼓進行到已經大部分地區全部完成。農村作為主要改革地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那么對于我們農民朋友們能得到多少補貼?接下來就和小編就一起來看看。
一、農村實行煤改氣的原因:
1.今年的空氣污染問題較為嚴重,這是在農村推行煤改氣的重要原因。
2.煤改氣有利于節能與環保;舉個例子:普通用煤的熱值通常在5000大卡/kg,而天然氣為8600大卡/立方米,即1千克煤約等于0.58立方米天然氣!再者,從經濟型出發,農村家庭一般使用0.5噸燃煤鍋來取暖,每天需要用煤64千克,而使用天然氣只需要37.2立方米,且無熱損失;所以,對于農村農戶來講,是一個惠農政策,但關鍵就在于,費用的繳納。
二、農村煤改氣可領這些補貼:
1.設備購置補貼70%。按燃氣設備購置安裝投資的70%給予補貼,每戶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2700元,由省和市縣各承擔1/2,其余由用戶承擔。補貼資金按各縣(市、區)實際任務統一撥付、統籌使用。
2.采暖期用氣補貼。給予采暖用氣1元/立方米的氣價補貼,每戶每年最高補貼氣量1200立方米,由省、市、縣各承擔1/3,補貼政策及標準暫定3年。
3.“氣代煤”用戶不再執行階梯氣價。給予建設村內入戶管線戶均4000元投資補助,由省承擔1000元,市縣承擔3000元。
4.支持建設儲氣設施。支持各類投資主體建設儲氣調峰設施,允許正常蒸發氣量就近接入供氣管網,支持投資主體適當建設加氣站或對核定存儲氣量給予適當補貼,保障儲氣設施有效庫容、安全運行和適當收益。具體由市、縣商儲氣企業確定。
三、農村煤改氣的好處:
1.燃氣鍋爐具備新型節能中央熱水機、不銹鋼高效燃燒器、電子脈沖點火器、不銹鋼盤管換熱器、強排抽風機、智能控制總成、安全保護裝置等要件構成,使用液化石油氣、天然氣、人工煤氣等氣體燃料,運用最新燃燒熱交換技術設計制造,熱效率高達95%以上,出水升溫速度快,流量大,具有節能環保、不易結垢、24小時不間斷出水、自動控制無需專人值守、檢修方便等優點。經濟性和環保性能遠優于普通鍋爐(無須辦理復雜的消防安檢手續和特許使用證件)可單機或是聯機模塊組合使用。
2.燃氣鍋爐節省土地資源,不會像燃煤鍋爐一樣造成煤灰污染。燃煤鍋爐需要經過除塵、除渣處理,工序復雜,而相同用水情況下,燃氣鍋爐更加環保。
3.相交于燃煤鍋爐,燃氣鍋爐需要的人員少,減少設備、各種負擔也相應減少。省電、降低消耗,燃氣鍋爐房布置簡單,產生噪音低,沒有大量煙塵,所需燃氣的成本有所降低。
四、農村煤改氣對于農民來說有哪些困難?
1.農村冬天采暖還有不少人采用燒火炕的方式。家里面還有一座火炕,冬天的時候燒點柴火一樣很暖和,而且從小就睡慣了火炕覺的特別的踏實,燒點自家種的秸稈木材基本不用花錢,本來盤算在砌一個火炕,但“煤改氣”和不讓燃燒秸稈消息傳出來就放棄了。
2.農村的老人一輩子都節省慣了,也最難接受新鮮事物。就拿姥爺和姥姥為例,都八十多歲的高齡了家里人怕他們凍著裝了暖氣,結果沒過兩年就放著不用了怕燒煤費錢,就連平常做飯還用著燒土灶的方式。對于老人來說燒燃氣更是一個很難接受的事物,只怕就算安裝上了也用不習慣。
3.有已經“煤改氣”的朋友說用天然氣采暖冬天的消費大概在5000塊錢左右,這還不算上采暖設備的費用。而以前農民使用的燒煤暖氣大概的消耗費用是2000塊錢左右,改造完后的消費增加,對于農村的低消費能力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小編回農村的奶奶家,看到奶奶還是燒的煤氣,二沒有使用天然氣灶,老一輩的人年紀大了,節約習慣了,覺得燒煤氣就很好。當然這只是小編奶奶一個而已。煤改氣是十分好的政策,這樣減少污染,綠色地球,綠色中國,綠色家鄉!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