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個與新業態新模式有關的監管新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從銀保監會等部門《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再到國家網信辦等部門《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均著眼于保障新業態新模式的健康有序發展,受到廣泛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不僅創造出了強大的創業潛力、就業能力和經濟價值,也為社會、文化等領域帶來深刻改變。同時也應認識到,一個“新”字既蘊藏著無限潛力,也意味著風險和不確定性。新規擬將小額貸款、直播帶貨、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納入監管,是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的體現。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在鼓勵創新的同時進行有效監管,在包容與審慎中找到平衡點,才能實現良法善治的目標。
(圖源網絡)
樹立底線思維,這是新業態新模式監管始終應該繃緊的弦。相較于傳統業態,不斷涌現的新業態新模式,有的是各種業態的跨界、交叉,有的則是開辟出了全新的產業形態,往往會給監管帶來挑戰。再好的創新一旦逾越底線,就會導致不利后果。近年來出現的一些行業問題提醒人們,不可忽視創新背后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面對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監管挑戰,立法、執法、司法等相關環節不能止步不前,必須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及時適應新業態新模式,守住安全底線和法律底線。
監管不是限制發展,而是為了更健康可持續發展。當新事物萌芽,不可避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有效監管的價值在于幫助完善新業態新模式,守護創新創造的活力。比如,網約車行業此前也曾出現安全問題,但通過監管與行業的持續互動,作為新業態的網約車如今實現了更加健康的發展。就此而言,監管需要深刻理解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復雜性,認真對待新業態新模式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措施,積極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
包容與審慎并舉,才能明確面向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定位。強調包容,是因為老辦法未必能“對癥”新業態,也是因為創新潛力尚未充分釋放,對于新業態新模式要適當給予比傳統行業更高的包容度;強調審慎,是因為市場經濟也是法治經濟,創新不是隨心所欲的借口。面對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風險挑戰,通過法治途徑將其規范在可控范圍之內,才能實現新業態新模式的良性發展,也才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成為對沖疫情影響、重塑產業格局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在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以良法善治守護新業態新模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對監管部門而言,更積極主動找好包容與審慎的平衡點,才能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可持續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創新經濟帶來的發展紅利。
(原題為《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