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科技創新帶來了更多擁有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同時也給知識產權的保護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目錄
一、前言
二、科創新知
2.1 新能源沖擊IPO 有人歡喜有人憂
2.2 芯片制造技術是AI繁榮的核心
2.3 中國首次成為科技集群數量最多的經濟體
三、知產訴訟
3.1 冤家和解 隆基韓華終結所有專利訴訟程序
3.2 力量懸殊 華碩毅然向三星發起法律挑戰
3.3 截然不同 OPPO在瑞典法院扳回一局
3.4 首個禁令 UPC法庭審理生命科學專利糾紛
四、主體薈萃
4.1 TCL、寶馬、歌爾股份、騰訊、美光
五、結語
前言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隨著創新引領帶來的市場變化,我國產業經濟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無論是生物醫藥、能源化工、汽車電子等傳統領域,還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專利密集型產業新動能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參與度持續深入。
新的一周,創新主體日趨活躍。WIPO發布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科技集群排名,中國首次成為了科技集群數量最多的經濟體。專利密集的新能源企業受益于政策趨勢,近年來發展迅速紛紛啟動IPO。結果是新特能源順利過會,而金力新能源遭遇專利阻擊IPO終止。企業要想保持競爭優勢必須加強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同時應對知識產權糾紛也必不可少。隆基與韓華、華碩與三星、諾基亞與OPPO、10x Genomics與NanoString,一對對行業競爭者通過訴訟爭奪市場。有競爭就會有合作,本周TCL加入Via Licensing的ATSC 3.0廣播專利池,寶馬集團加入Avanci 5G汽車專利池同樣備受關注。
科創新知
新能源沖擊IPO 有人歡喜有人憂
新能源產業如今已成為經濟增長和產業轉型的重要引擎。我國新能源企業紛紛崛起,表現亮眼。當新能源企業集體沖刺IPO時,結果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憂。9月18日晚,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IPO在上交所官網顯示處于終止狀態。金力股份主營鋰電池濕法隔膜研發生產和銷售,近年來業績穩步增長。但今年5月,金力股份陷入3件專利訴訟之中,恩捷股份以侵害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為由法院提起相關訴訟。而另一家新能源企業于次日在上交所順利過會,這家公司就是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主營高純多晶硅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風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本次IPO,新特能源計劃募資88億元,全部用于年產20萬噸高端電子級多晶硅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項目。
芯片制造技術是AI繁榮的核心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公開表示,芯片制造技術是AI繁榮的核心。誠然,芯片的升級為AI應用的落地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市場對芯片領域、人工智能領域都十分追捧。在芯片企業中,國內領先的以太網交換芯片設計企業蘇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科創板。盛科通信作為該領域龍頭企業,為我國數字化網絡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芯片解決方案。據披露,中國商用以太網交換芯片總體市場規模2020年達到90.0億元,預計至2025年將達到171.4億元。在AI企業中,百度云途騰(廣州)科技有限公司于9月13日成立,該公司由百度旗下北京百度云途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持股。今年6月,百度云途騰與昆侖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優勢互補,協同創新構建軟硬一體的AI芯片生態,共同推動AI產業的繁榮發展。
中國首次成為科技集群數量最多的經濟體
9月20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提前發布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科技集群相關結論。GII每年對世界各國和經濟體的創新能力進行排名,科技集群作為經濟體創新表現的關鍵要素,關于科技集群的排名則可以揭示全球科技活動最集中的地域。據此次排名顯示,全球五大科技集群均處于東亞地區,東京—橫濱(日本)位列第一,其后依次是深圳—香港—廣州(中國)、首爾(韓國)、北京(中國)、上海—蘇州(中國)。中國共有24個科技集群進入百強榜單,超越美國首次成為了科技集群數量最多的經濟體。其中,無錫、鎮江和福州首次進入前100名,鎮江、合肥和無錫排名上升最快,合肥和青島成為全球科技產出增幅最大的兩個集群。
知產訴訟
冤家和解 隆基韓華終結所有專利訴訟程序
9月15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其中顯示隆基綠能德國子公司、香港子公司、荷蘭子公司與韓華德國子公司在巴黎法院的訴訟撤訴予以確認。這也就意味著,隆基與韓華在全球范圍內的所有專利訴訟程序均已終結。隆基綠能是一家全球性的太陽能科技公司,公司業務以構建單晶硅片、電池組件、工商業光伏解決方案、地面光伏解決方案、氫能裝備五大業務板塊。韓華集團是韓國十大財團之一。在能源開發領域積累了競爭優勢,核心力量集中于海外資源開發領域。其實這對老冤家之間的專利訴訟蔓延至全球范圍內,2019年,韓華及相關子公司認為隆基綠能及下屬子公司銷售的部分產品侵犯專利權,向ITC、美國特拉華州地區法院、澳大利亞聯邦法院、德國杜塞爾多夫高級地區法院、法國巴黎法院、荷蘭鹿特丹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訴訟歷時4年,等來的結果則是雙方達成專利交叉許可,承諾撤銷雙方之間的訴訟。隨著法國巴黎法院撤訴確認,至此雙方的全球專利訴訟落幕。
力量懸殊 華碩毅然向三星發起法律挑戰
一向以生產電腦板卡和外設聞名的華碩其實很早就進入了手機領域,但因為體量不大一直不被市場關注。最近,華碩以子公司華碩技術許可和創新聲學有限公司為訴訟主體,向德克薩斯州東區法院提起對通信巨頭三星的訴訟。華碩指控對方侵犯了一項無線通信專利(美國專利號為10.187.878)。該專利被描述為“利用無線通信系統中的配置資源改進傳輸的方法和設備”,涵蓋了4G和5G的智能手機。雖然兩者的市場體量差距很大,不過華碩仍然決定向三星發起法律挑戰,三星將如何回應華碩的指控以及能否在法庭外達成解決方案還有待觀察。
截然不同 OPPO在瑞典法院扳回一局
同樣是針對諾基亞EP2981103、EP3220562兩件SEP的專利權糾紛,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判決。2022年,諾基亞認為OPPO侵害上述兩項標準必要專利分別在德國、英國、法院、芬蘭、瑞典等國起訴OPPO。最近訴訟紛紛迎來了最新結果。上周,OPPO面對倫敦高等法院判決OPPO侵犯諾基亞專利的裁決作出回應,稱不認可倫敦高等法院具有裁決這一全球FRAND許可費率的管轄權,而就在本周,瑞典法院傳來了利于OPPO的消息,瑞典法院作出判決,宣布諾基亞的兩件SEP在瑞典司法管轄區無效。反轉不斷的持久專利戰,對雙方來說都將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首個禁令 UPC法庭審理生命科學專利糾紛
就在9月19日歐洲統一專利法院(UPC)慕尼黑地方分部召開的聽證會上,兩家生命科學公司的專利糾紛有了結果。涉案的雙方分別是10x Genomics公司和NanoString公司。早前,原告10x Genomics主張NanoString侵犯了其EP2794928 B1和EP4108782 B1專利在UPC運行當天提起訴訟。歷經兩場聽證會,UPC做出運行以來首個初步禁令, NanoString公司用于RNA檢測的空間分子成像儀(SMI)產品NanoString's CosMx™停止在歐盟17國銷售。
主體薈萃
TCL:2023年9月18日,舊金山和惠州-協作許可領導者Via Licensing Alliance(Via LA)和全球最暢銷的消費電子品牌和領先技術公司之一TCL宣布,TCL已加入Via LA的ATSC 3.0專利池。Via LA的ATSC 3.0專利池包括14個許可方的ATSC 3.0標準必要專利組合,為產品制造商提供公平,透明的實施許可。這些專利涵蓋了適用于ATSC 3.0關鍵規范的許多核心技術。
寶馬:全球性專利許可平臺Avanci 宣布,汽車制造商寶馬集團已簽署 Avanci 5G網聯汽車許可協議,許可范圍涵蓋寶馬、迷你和勞斯萊斯三大品牌。據悉,該項目于今年8月啟動,囊括了包括蜂窩車聯網(C-V2X)在內的對汽車實現網聯功能重要的2G、3G、4G和5G必要專利。有了寶馬集團的加入,目前已有61個許可方參與其中。
歌爾股份:近年來,新類型穿戴式音頻設備產品不斷涌現,近耳開放式音頻技術領域有了許多新的測試需求。近耳開放式音頻設備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在私密性、音質等方面的聲學性能測量方法上國內外均沒有統一標準,導致指標寬松不一,品質參差不齊。由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電聲分會提出并歸口,歌爾股份牽頭制定的《近耳開放式音頻設備第1部分:聲學性能測量方法》成為了全球首個近耳聲學技術標準,填補了相應測量方法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空白。
騰訊:騰訊集團副總裁、副總法律顧問江波在第十二屆中國知識產權年會主題發言中表示,截至2023年6月,騰訊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專利申請公開總數超過6.6萬件,專利授權數量超過3.3萬件,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在全球互聯網公司中位居第二。在MSU FullHD編碼大賽結果中,騰訊自研的最新一代視頻編解碼標準VVC / H.266編碼器Tencent266. 以出色的壓縮性能和節省帶寬的能力取得了12項第一,并在H.266賽道中取得15項指標全部第一。
美光:美光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之一。近日有業內人士爆料,美光在2022年3月將151項美國半導體專利轉讓給專利管理公司Lodestar Licensing Group,這一舉動被看作是對三星電子向三星顯示器子公司授予半導體專利獨家許可的回應。業內人士分析稱,此舉動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專利糾紛。
結語
如今,知識產權與各產業發展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產業科技創新帶來了更多擁有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同時也給知識產權的保護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知識產權參與著市場的瞬息萬變和技術的不斷更迭,在未來的經濟格局中,知識產權會為產業經濟做好支撐,成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原標題:《IP洞察》|金力新能源IPO夢碎;OPPO與諾基亞恩怨又出新番)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商標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