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查業質量管理改進的思考
一、ISO9000的實質
ISO9000是指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它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族標準的統稱。ISO9000是ISO發布之12000多個標準中最暢銷、最普遍的產品。
ISO900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就其標準本身而言,濃縮了諸多任務業發達國家近百年的管理經驗和優秀的管理方法,并用最簡單的方式將企業運行的模式加以概括,勾勒了企業管理的基本流程,同時該標準本身又兼具相當的彈性。
ISO9001:2008標準是根據世界上170個國家大約100萬個通過ISO9001認證的組織的8年實踐,更清晰、明確地表達ISO9001:2000的要求,并增強與ISO14001:2004的兼容性。在提出“八項原則”的基礎上,強調了標準的實用性和靈活性,允許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加以最大限度的運用,適應了當代變革和創新的需要。因此,引用這套工具,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正常運轉的基本框架,制定各個層面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同時還能結合企業自身管理隊伍素質的高低,選擇不同的管理流程以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
世界上任何一種管理模式都不能許諾解決企業所有問題,就象沒有包治百病的藥一樣。ISO9000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它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上,它指明了質量管理的輪廓、原則,是宏觀上的標準,并沒有也不可能明確制定出質量控制的方法及量化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ISO9000標準不是真正的標準,而是一種模式,它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這就決定了標準操作的巨大差異性,不同管理水平的企業執行ISO9000標準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二、咨詢與認證
ISO9000是舶來標準,詞語豐富而晦澀,對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標準的內涵是陌生的,因此,企業要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導入ISO9000標準并獲得認證是很有難度的,于是認證咨詢行業便應運而生。咨詢機構對企業而言,咨詢人員承擔著引導、輔助的角色;對認證機構而言,咨詢人員承擔著將ISO9000標準進行解釋和具體宣貫的角色。一個信譽好的咨詢、認證機構,可以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引導企業走向規范化的管理之路,保證企業的產品質量和提高效益是顯而易見的,也是企業貫標目的之所在。
就企業本身而言,建立質量體系是否需要咨詢或認證,可根據自身情況而定。如在建立體系之初,由于企業對標準掌握不透,認識不清,怕走彎路,可請咨詢機構幫助宣貫,促進貫標順利進行;如果建立體系僅為加強內部管理,理順程序,實現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可不必認證;如果不僅為加強內部管理,更在于宣傳企業,提高聲譽,參與競爭,那就要認證了。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咨詢和認證機構泛濫,魚目混雜,良莠不齊,商業化行為日趨嚴重,服務質量日趨下降,為招攬企業,競相降價,有的違背職業道德,置行業信譽于不顧,承諾給錢就咨詢,交錢就給證,成了錢證交易,嚴重敗壞了認證之風,證書直線貶值,標準的威嚴性也蕩然無存,進而殃及了真正的貫標企業。因此,認證企業對咨詢、認證機構的選擇需要慎重考慮。
三、認識的誤區
1、獲得ISO9000標準認證,其質量就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事實上,ISO9000標準只是一種質量保證模式,而且是保證產品質量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并非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質量評價。企業要想以質量取勝,穩步發展,就要切實運用質量管理“八項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全員參與,持續改進,不斷升級,才能提高質量,搶占市場。僅憑一份證書是提高不了質量的。
2、只要拿到證書就萬事大吉。認為有了證書,就可以通行市場,貫標就完成了,所有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實際上,貫標是企業需要做得一項長期性工作,它還要根據企業的發展變化,進行不斷的修訂完善,并定期審核,以確保體系的適應性、有效性和符合性。不是說獲得了證書貫標就做完了,只能說是貫標才剛剛開始,以后要做的事情更多。企業更不能盲目推崇ISO9000標準,要切合企業實際來建立質量體系,如果只為得到一張證書,然后將體系束之高閣,不去執行,只能使體系名存實亡,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最后不但沒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反而增加了損失,成為企業發展的束縛和包袱。
四、體系運行中的不良現象
1、文件移植套改,缺乏企業特點。質量管理模式是一定的,質量管理的原則是一致的,由此審核中可以看出同類型企業的質量文件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對一個企業文件作簡單的修改,就成了另一個企業的文件,沒有太大差別。一個企業質量體系的設計、建立、改進,受企業生產規模、企業機構、工藝流程、產品等影響,即便同是地質勘查業行業,也該是千差萬別,各有特色的。企業之間先進的東西可以相互交流借鑒,但企業的管理基礎、工藝、能力、資源是不能移植的,別人的先進模式只能參考,不能盲目生搬硬套,絕對的捷徑是沒有的,必須符合自身的實際,把在用的管理方式有機地融入到新的管理模式之中,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否則,原本較為嚴密的制度也會被修改得七零八落,新舊沖突,反而引起管理混亂,影響正常生產。
2、貫標執行不力,認證華而不實。有的企業貫標就是為了獲證,對外宣傳自己,報道自己,虛張聲勢,以提高聲譽,來達到期望的目的,以致貫標名不符實,質量認證是一回事,實際運行又是一回事,建立體系文件是為了應付外審的檢查,瞞天過海。更多的企業當時的動機是好的,確實想利用貫標來促進企業管理的規范化、程序化,由于操之過急,基礎工作不穩,草草地嘗試了一下質量管理就放棄了;有的是被一種激情和形式所感染,引進了質量管理體系,當新鮮感消失以后,企業就又恢復到原來的老路上了;有的是老方法和新模式混用,沒有很好地結合,磨合中不時產生沖突,又沒有及時理順,質量體系執行的似是而非,等等。因種種原因達不到理想目的,有的企業由此抱怨這種標準不實用,標準的作用言過其實,不過如此罷了。
五、對建立質量體系的思考
ISO9000質量管理模式是世界先進企業推崇的,倡導以“八項原則”建立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毋庸置疑,有它的先進性、合理性,關鍵在于企業的深刻認識和正確運用,否則,再好的模式也不起作用。ISO9000標準有的企業執行得很好,效益也很好,成為企業質量管理的一根魔棒,發揮出了神奇的效果;而有的企業恰恰相反,新模式沒運行好,老方法又受到沖擊,管理產生了混亂。這就說明再好的模式,也要適合自身的實際,要量體裁衣,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正確建立和運行ISO9000標準質量體系,應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1、領導重視 全員參與
領導者具有決策的關鍵作用。領導重視程度與否,將直接影響活動的質量。在質量管理中,從制定方針、建立體系、運行保持、持續改進以及協調部門關系、帶領員工努力實現企業目標等,領導作為決策者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為此,領導重視是動作一個企業良好運行的前提條件。
各級人員都是企業之本,只有它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干為企業帶來收益。全體員工是每個企業的動力源泉,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企業的成功不僅取決于正確的領導,還有賴于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故應賦予各部門、各崗位人員應有的職責和權限,為員工制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激勵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為企業帶來最大的收益。
2、做好宣傳 統一思想
為了有效貫徹ISO9000標準,防止任何形式主義的出現,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掌握和貫徹,使企業步入科學化管理軌道。首先,必須做好宣傳工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達成共識。對全體員工分期、分批、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標準知識培訓。第二、領導層要先行一步學習ISO9000標準,通過學習重點明確ISO9000標準的適用范圍、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特點和內涵。第三、對管理人員除了學習ISO9000標準知識以外,還應對其有關的管理程序和意識培訓。第四、對操作者而言,應培訓其有關的技術和作業指導書外,還應對崗位規范、服務規范、質量意識、法律、法規進行培訓和教育等等。只有全體員工齊心合力、統一思想,才能促使貫標順利進行。
3、編好文件 反復磨合
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建立文件化的管理體系,文件能夠溝通意圖,統一行動,有助于產品和質量改進的實現。企業在編寫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時,應根據ISO9000標準和國家法律、法規等要求,結合實際,編寫出適合自身特點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并與相關部門或操作人員反復溝通、征求改進意見,最終達成共識。使形成的文件更具操作性、充分性、適用性、符合性。不僅如此,還應在試運行當中,本著“邊實踐、邊修改”的原則,反復磨合,剔去不適部分,冠以合理內容,不斷改進、完善其有效性。最后,確定為適合本企業實際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有效版本。為貫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4、持續改進 循環提高
事物是在不斷發展的,都會經歷一個有不完善到完善直至更新的過程,顧客的要求在不斷的變化,為了適宜變化著的環境,企業需要進行一種持續的改進活動,以增強滿足要求的能力,目的在于增強顧客和其它相關方滿意的機會,實現企業所設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持續改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有效性和效率,這種不斷循環的活動就是持續改進。 改進過程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為此,企業應定期評價自身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狀況,根據內審報告、管理評審報告、顧客反饋等信息,按照PDCA循環的模式方法,通過不斷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來修訂、補充、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增強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知乎、市場監督總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質量認證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