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一個身穿藏族服飾的男孩,靠著羞澀又純真的笑容一夜爆火。
很多網友對這張臉給出了極高的評價:“神仙顏值”“野生霍建華”“小鹿般的眼睛”,“甜野的外表“......驚艷眾人,瞬間吸引了上億流量。
丁真火遍全網后,一天六七次熱搜已經成了常規操作。
走紅后的丁真與理塘縣國資委下屬的一家國有公司簽約,成為理塘縣旅游形象大使,參與當地的旅游文化宣傳。
在被全民“寵愛”后,“丁真現象”迎來了另一個歷史性時刻。
全網官媒掀起了一場“瘋搶”丁真的大戲。
丁真爆火以后,“丁真商標被搶注”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達到了1.7億的閱讀量。
據商標局網站查詢得知,自11月以來,“丁真”、“丁真的世界”商標已被瘋狂搶注,類別涵蓋3類-日化用品、18類-皮革皮具、41類-教育娛樂及42類-網站服務等,目前商標均處于申請中。
部分被搶注的“丁真”商標
對于“丁真”商標被搶注,理塘縣國有資產經營投資管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璽曾回應,有些“丁真”商標在2018年就注冊了,下一步,公司會把丁真的頭像、肖像權等一一申請注冊。
商標局網站查詢得知,丁真的“東家”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一口氣申請了26件“丁真珍珠”商標,涉及酒、橡膠制品、日化用品、辦公用品、餐飲住宿、布料床單、地毯席墊、科學儀器、通訊服務、社會服務、教育娛樂、廣告銷售,甚至包括健身器材、手工器械、金屬材料等國際分類,目前商標狀態均為“商標申請中”。據了解,這些商標申請日期為2020年11月26日,均由丁真的笑臉和文字“丁真珍珠”組合而成。
部分“丁真珍珠”商標
12月4日,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又相繼申請了“小馬珍珠”、“理丁”、“塘真”商標。
部分“理丁”、“塘真”、“小馬珍珠”商標
還沒注冊下來的丁真商標:24小時內價格是18.8萬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記者聯系了申請“丁真”商標的湖南省瑪吉阿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聽說咨詢“丁真”商標事宜,該公司負責人要求記者加微信交流。開門見山,該負責人說,“丁真全網有50個億的曝光”,并表示,申請“丁真”商標是“留著將來用,目前誰要就看對方出的價格”。記者注意到,這是一家2015年才成立的公司。
澎湃新聞記者暗訪未注冊的丁真商標轉讓。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圖
在記者表示自己是一家醫療企業,想購買一個第10類“丁真”商標后,該負責人開出了“行情價”:“24小時內,價格是18.8萬。”隨后他解釋:“(丁真)曝光一直在持續中,如果他今天抖音又出一個爆炸新聞,這個價我也不賣了。”
澎湃新聞記者暗訪未注冊的丁真商標轉讓。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圖
接著,該負責人向記者發送了抖音上采訪當日丁真話題排名截圖,顯示為熱點top15、2450w人在看,又發了一張數十億閱讀量的搜索截圖,最后發了一段外交部發言人提及丁真的小視頻。
“覆蓋了所有80、90、00后人群了,這個名字肯定是炙手可熱,話題一直在升溫,而且他是絕對的正能量。”他說。
澎湃新聞記者暗訪未注冊的丁真商標轉讓。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圖
值得注意的是,最開始的聊天中,記者問其丁真商標是否注冊下來了,他表示“是的”。報價之后,再問他商標證是否已經拿到,他表示“目前還沒有”。他說:“等拿到證,這個價格(18.8萬)應該也買不到了。”
澎湃新聞記者暗訪未注冊的丁真商標轉讓。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圖
針對這種病態式的搶注倒賣商標的現象,北京某律師錢某認為,2019年新修訂出臺的商標法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傳統“囤積商標”的行為,但仍存在惡意注冊人轉而在互聯網經濟發展中尋找“商機”的現象,他們通過惡意知識產權投訴、訴訟等方式牟取不正當利益。
錢某建議,針對當下網紅、熱詞蜂擁而上的商標搶注亂象,商標局可以拓寬舉報途徑,接受對“商標流氓”的舉報,并迅速審結案件,及時判定惡意注冊的商標無效;此外,針對職業搶注人的非誠信行為,開列“黑名單”進行實時公示,加強對跟風搶注行為的打擊。
中企檢測認證網提供iso體系認證機構查詢,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質資格、計量校準、知識產權貫標一站式行業企業服務平臺。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行業相關檢驗、檢測、認證、計量、校準機構,儀器設備、耗材、配件、試劑、標準品供應商,法規咨詢、標準服務、實驗室軟件提供商提供包括品牌宣傳、產品展示、技術交流、新品推薦等全方位推廣服務。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還需要了解更多專業性問題可以撥打中企檢測認證網在線客服13550333441。為您提供全面檢測、認證、商標、專利、知識產權、版權法律法規知識資訊,包括商標注冊、食品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網絡信息技術檢測、環境檢測、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版權登記、專利申請、知識產權、檢測法、認證標準等信息,中企檢測認證網為檢測認證商標專利從業者提供多種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的轉讓代理查詢法律法規,咨詢輔導等知識。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中國政府網、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知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督總局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根據網絡信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發布旨在積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系刪除并致歉!